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中国制造如何通向2025?十年这一剑如何磨?

2015-05-05 12:00来源:财经界作者:丁吉林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电力装备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但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苗圩说,过去使用的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基本上是按人设定的程序作业,并没有人工智能。所以出现过有人在修理机器人的时候,忘记关闭电源,机器人对人造成伤害甚至致死的情况。我们在高端的传感器、重要的操作系统、数字化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的水平,这样才能达到智能制造的要求。

苗圩透露,工信部正在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计划从今年开始花大约3 年时间,选择部分区域、行业进行试点和示范,并在这些示范区域中选择六大领域进行智能制造的探索,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新模式。

改变的仅仅是制造吗?

舆论普遍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发展和升级制造业表示强烈支持,期盼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质创新”。全国人大代表、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抢马桶盖不能说明中国制造差”,中国制造不必妄自菲薄,但还要“苦练内功”。网民“高路”说,虽然年年政府报告说创新说转型,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多人的共鸣,因为中国制造确实到了必须向中高端转型的关键时刻。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撰文称,“成本优势丧失”、“渠道优势瓦解”、“‘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是中国制造的三大痛点。微信公号“侠客岛”文章称,获得技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成熟的人才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诚信的交易体系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专栏作者蔡成平则认为,提升中国制造关键是改善制度环境。制造业的提升不仅仅是涉及“国计”意义的航天等领域,更应包括“民生”范畴的各行各业,让国人不必漂洋过海就能买到优质放心、性价比高的日用产品。

中国制造如何“从山寨走向创新”,“从简单粗暴走向精细精致”,“从制造走向创造”,不但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一个自上而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

不管怎样,中国制造2025已经正式拉开了中国工业转型的大幕。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原标题:中国制造如何通向202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电力装备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