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补贴力度减小 新能源车能否“逆光飞翔”

2015-05-07 09:43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张露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工信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很大,不少传统车企纷纷投入新能源蓝海,希望能借助政策获得更多利好。但是,工信部最近颁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可能会让不少车企失望,根据这一政策,国家会减少对于新能源乘用车的财政支持,业内不少人士分析,国家要对新能源“断奶”了。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政策将对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相比之前征求意见稿所提出的2017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10%,2019年补助标准在2017年基础上再下降10%,可以发现政策退坡速度加倍,其中2019年较2016年降40%,与征求意见稿的降19%更是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之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这种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相关政策倾斜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障碍并未被消除,也就无法推开市场需求的大门。

诚然,国家的补贴可以长期存在,但却不能永远存在下去,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靠国家的巨额补贴真正发展起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之后,不少为了大额补贴而跟风进入新能源行业的企业估计要被泼上一盆冷水了。这样说来,补贴退坡也会带来好处:这样做会揪出新能源车企里的投机厂家,这些厂商为了更大程度地赚取补贴,直接用低标准来制造新能源车,对新能源车未来发展可能产生很大影响。补贴退坡机制将能够更好地规范市场。

此外,补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毫无疑问的是,地方政府会更倾向于补贴自己本地的企业,这会导致新能源产业的分割化。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本来就不大,这样的话更会被切分成一个又一个城市。而这些城市的新能源政策都是量身定制的,具有高度的排他性,长此以往会导致产业的碎片化。政府补贴就会起反作用,而减少补贴无疑能避免地方政府对产业的干涉。

先前,地方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增长大派优惠,已经成为一些车企谋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获得各种优惠和补贴的车企能不能规避“短视效应”,抓住有利时机推行长期发展战略,才是企业更应该考虑的。

补贴退坡机制对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影响不小,无论是从信心层面还是从产业化推动落实层面,前期投入越大的车企影响就越大。目前还难以判断,补贴退坡机制“按原规划落地”是否释放出了新的政策信号,车企只能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新趋势重新评估的基础上,探索补贴下降之后的市场化之路怎么走。

崔东树表示,企业的新能源车成本很难1年降10%,而政策要求基本是每年降补贴10%,这对企业的新能源车规划数量带来巨大的考验。原来5.5万元补贴的车型在2017年补贴4.95万元,2019年补贴4.45万元。而新政策中2017年就降到4.4万元,2019年降到3.3万元,这样的锐减对高价车的影响不大,但对低价车的影响就会稍大一些。部分企业原先希望发展新能源车来弥补2020年的企业平均油耗压力,但是现在估计不能做到了。

崔东树还强调:“现在新能源车在限购城市购买热情仍很低,其他非限购城市更是难以突破。”他认为,相关鼓励政策不宜推出过快,应该达到梯度推进的效果。因为,在一个产业的新兴阶段,一定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技术创新,有利于加快产业化步伐。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支持不可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长期模式,适当“断奶”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更好发展。补贴减少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讲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来看,又是不得不为之举。

原标题:补贴力度减小 新能源车能否“逆光飞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燃料电池查看更多>工信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