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德国联邦环境署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在本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设想,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环保部门的配合,启动减排措施,大幅降低能耗,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 吨。这份研究报告的结论证实,德国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在技术层面上是完全可行的。然而这也意味着,德国各个系统如电力系统、供热系统、交通系统以及工业系统等重要生产环节,在能源供应方面,必须实现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德国联邦环境署2010 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德国有望到2050 年实现全部的电力供应完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在2050 年的设想中,德国虽然在技术上可以实现生物质能的可持续性利用,然而需要对残余物进行加工以及产能偏低等特性,决定了生物质能不可能成为供应整个能源系统的支柱能源。另一方面,德国的水电和地热能发展潜力也相对有限,种种因素促成风电和光伏发电将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力量,并在能源供应和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德国联邦环境署2013 年发布的一份GIS( 地理信息系统) 分析报告里特别指出,德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目前被大幅低估。当然,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在化为现实后,无疑是要比其理论潜力值偏低一些,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海上风电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考量,才能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而非对所有的项目一概而论;另一方面是因为还需考虑到理性的经济架构和当地的接纳条件等现实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德国海上风电的可观发电量已经证实了其在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德国2050年——“碳中和”目标
当前,科学界对气候变化正日益恶化已基本达成共识:人为因素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工业大国对此更要担起重责,降低本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努力将全球平均温度增幅控制在2 度以内。
德国联邦环境署(UBA)2013 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未来德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在技术层面上是完全可行的。即使像德国这样的工业大国,要在1990 年到2050 年六十年时间内,实现本国95% 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也是有极大可能性的。因此,向100% 依赖可再生能源的转型是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德国联邦环境署早前发布的一份名为《能源目标2050:100% 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的报告中,已经肯定了德国到2050 年实现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技术可行性。而名为《德国2050 —“碳中和”国》的报告中则指出,除了对电力领域的贡献,可再生能源甚至可以满足德国各个领域的全部能源供应。然而无论在哪一种模式设想中,风能在其中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因为无论从开发潜力还是从经济发展性来考虑,风能都占有相当大的优势。本文将重点探讨德国联邦环境署是如何看待风能在未来德国能源供应结构中将扮演的角色。
德国要实现2050 年温室气体减排95% 的目标,也就意味着,要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目前的11 吨降至1 吨。《德国2050 —“碳中和”国》这份报告中,并没有预测未来的能源发展趋势,但是却描绘了一种技术可行性高的优化解决方案。该研究给出的模式设想中,囊括了所有相关的排放源,包括:能源消耗引起的废气排放(供电、供热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工业废气排放、污水处理排放以及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等造成的废气排放。根据报告中模式设想的预测,德国作为进口工业国,到2050 年在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仍然会维持与今天相似的生活标准,并不会有所下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份研究报告重点关注德国本地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没有考虑到与其他国家的交互影响。相应地,德国出口商品生产造成的废气排放在这份报告中有所体现,而进口商品生产造成的废气排放则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从图1 可以看出,能源消耗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超过80% 。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措施的原因,尤其是在热能消耗方面,这对提高减排力度影响很大。此外,实现可再生能源完全满足能源需求的目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实现目标,报告中也给出了供暖、交通电气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额外产能输出等模式设想。
为了降低利用生物质能可能产生的风险,德国联邦环境署将生物质能的利用范围仅限定在对农作物废弃物和残留物的利用。因此,生物质能产能的降低一方面催生了供热和交通系统向电气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水电解制氢技术的实现,采用这样的技术,可以将产生的氢气用于合成沼气。随着“电转气”(即利用风电或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再用生成的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甲烷)技术方案的应用,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更有望得以实现。采用这样的模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需求也会随之大幅增长。根据《德国2050 —“碳中和”国》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德国全年用电需求总量将达到近3000TWh (见图2)。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德国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这是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事实印象。不过这个事实,在2017年后由于政府政策强度、项目选址、定价机制、商业周期等多方面的因素与约束,其实已经不再那么准确了。有机构的统计1显示,2014―2017年,德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维持在500万~600万千瓦,但2018―2021年的年
日前,德国工业行业组织VDMA和风能行业组织BWE共同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风电数据。上半年,德国仅新增陆上风电装机97.7万千瓦,较2021年同期“略微”增长了0.2%,远未达到德国制定的每年新增装机目标。业界普遍认为,可用风电场址过少、漫长的审批流程和供应链中断是德国风电产业扩张面临的主要挑战。上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政府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德国后疫情经济复苏计划的一个支柱,内阁会议讨论取消设定太阳能发电能力上限(52吉瓦),同时取消风力发电机必须距离住宅1000米外的规定(房屋和风力发电机之间最小距离的最终决定将由德国各州政府视情况自行做出决定)。(来源:微信公众号“国
德国政府拟加快海上风电的发展进程。根据其最新计划,到2030年,德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20吉瓦,较目前6.7吉瓦的装机容量增长3倍。德国下萨克森州经济、劳动与交通部部长奥拉夫·利兹表示,该计划将“不仅仅是一个努力目标”,未来短期内它还将获得法律保障。据了解,近几年,德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
海上风电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海上风速一般相对陆地要高,风力稳定性也相对较好、沙尘较少;因此可以稳定的进行大功率输出,减少风机磨损。同时由于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一般临近经济发达地区,不存在消纳困难,因此海上风电尤其适合拥有大规模海岸线的国家进行开发。欧洲海上风电开发经验丰富,具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发展,但CO2自2008/2009金融危机后排放量几乎没有变化。二、去年是德国可再生电力生产的好年头,特别是风电。总共产生了104TWh的风和38TWh的太阳能电力。德国的总发电量约为650TWh,风电和太阳能的份额分别为16%和6%。然而,考虑到可变可再生能源的实际整合
以下介绍德国海上风能的发展情况。其发展高度依赖框架条件,如电网发展和招标要求。简报除了显示出当前状态之外,还分析了这些数据之间关系。DeutscheWindGuard公司代表下述机构完成AGOW:海上风电场工作组(北海及波罗的海)BWE:德国风能协会StiftungOffshoreWindEnergie:德国海上风电基金会VDMAPowerSys
根据德国莱茵TV与丹麦风能咨询机构MAKE近日联合发布的《2017风能行业发展白皮书》的内容,2016年中国成为全球风电新增并网容量第一大国,新增并网容量占全球总量的37%,而这其中,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占全球总量的30.2%,海上风电市场活跃度也显著提高。MAKE预计,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将于2018年迈入
2015年,德国有546台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完成首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282.4MW。这些机组分属于9个海上风电项目,其中的297台(装机容量为1339.8MW)于2013年至2014年完成吊装,剩下的249台(装机容量为923.2MW)则是在2015年吊装并实现并网的。机组并网情况表1列出了2015年德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以及累
相比西班牙、美国等传统风电发展国家的市场表现而言,2013年的德国风电发展无疑取得了更大进步。2013年,在德国上半年风电发展统计数据出来时,德国业内就预测该国在这一整年的发展情况都会高于以往平均水平,而这一预测在年底也得到了证实。根据德国DEWI公司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底,德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大约为2997兆瓦,这一新增装机容量成绩只有在2002年被超越过。另外,加上在北海海域595兆瓦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德国过去一年以总装机量3592兆瓦的成绩创下新的记录。根据德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13年,德国所生产的电力中有506.7亿千瓦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5日,广西北海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文件提到2024年,广投北海电厂二期、中石化成品油储备基地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国能广投电厂二期、广西燃气LNG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闸口福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白沙平田渔光互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省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占全省电力新增装机的78%,同比增长68.5%,成为我省新增电源装机的绝对主力,年度新增装机与“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额超过546亿元,同比增长59.2%。我省可再生能源强劲增
越南《越南快讯》1月1日报道,越南工贸部日前在落实第八电力规划实施计划及调整第八电力规划会议上表示,支持地方投资建设垃圾发电站,优先将湖面光伏发电项目列入规划。越工贸部电力和再生能源局官员表示,第八电力规划的垃圾发电规模仅为2200兆瓦,分配给各地的容量有限。目前越已运营的垃圾发电站有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陕西省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占全省电力新增装机的78%,同比增长68.5%,成为我省新增电源装机的绝对主力,年度新增装机与“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额超过546亿元,同比增长59.2%。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强
2月6日周四,丹麦海上风电巨头Orsted的新任首席执行官拉斯穆斯·厄尔博(RasmusErrboe)表示,公司计划削减25%的投资预算,这似乎暗示着他接手的公司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过去两年间,Orsted在美国东海岸(尤其是新泽西州附近)规划的一系列大型风电项目,因项目延误、通货膨胀以及利率上升等问题,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扩展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准入范围,在已准入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基础上,增加符合条件的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非自然人)、生物质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近日发布《能源转型投资趋势》报告,主要追踪全球低碳转型投资情况,涵盖能源转型投资、清洁能源供应链投资、气候科技股权投资和能源转型债务发行四大类资金流向。(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能源转型投资:o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达2.08万亿美元,同
绿证核发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在云南能源监管办的大力督促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全面完成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有效夯实了绿证核发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印发以来
绿证核发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在云南能源监管办的大力督促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全面完成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有效夯实了绿证核发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印发以来
2024年,国家能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可再生
2024年,国家能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可再生
自2025年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全面实施,犹如一颗投入资本市场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在这场大考中,两家风电企业和展能源、宝塔实业相继发布退市风险警示,不久前,和展能源发布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仅仅三天后宝塔实业也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宝塔实业可能被实
近日,宁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根据方案:2025年,全区拟安排开展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保障性并网等新能源项目共计2062万千瓦。其中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项目602万千瓦,要求在2025-2026年接网;保障性并网项目1460万千瓦(均为光伏)
1、全国批量商用陆上最大风机项目全容量并网!1月24日,全国批量商用陆上最大风力发电机组-内蒙古能源集团察右前旗5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风电项目由中国电建中南院EPC总承包建设,总装机规模为5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风机单台容量10兆瓦,轮毂高125米,叶轮直径230米)
2月8日,方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中都100兆瓦新能源发电项目35KV储能成套装置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公会镇,距张北县城约16公里处,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05.45MW,拟安装风电机组15台,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配置21.25MW/42.5MWh(2小时)储能系统。风电场场内采
2月7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上举行了招商推介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湄洲湾外海海上风电场、秀屿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等20个总投资额186.8亿元的超亿元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据悉,莆田湄洲湾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湄洲湾东侧海域,场址中心离岸30km,规划面积43k㎡,理论水
在浩瀚的东海之滨,自2019年初正式吊装完成并投入运行以来,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的25台4兆瓦风机已经稳健运转整整六年。这一项目是第二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也是上海市三大重大海上风电基地之一。3S齿轮齿条升降机也以其六年的良好运行表现,为该项目的成功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超前
2月7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苍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核准意见》。根据文件,苍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苍南县东部海域,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23km,水深约21.7m~27.8m,自场区西北至东南水深逐渐增大,场区东西宽约10km,南北长约11km,规划面积约103km。该项目规划容量800MW,拟安装5
2月7日,2025年重庆市合川区第一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签约项目总计45个,协议总投资约260亿元。本次签约项目包括合川风光火储多能互补项目。该项目投资方为重庆绿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35亿元,主要在华蓥山建设6万千瓦风力发电场,在太和、官渡等镇街建设1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
2月8日,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能源转型工作推进会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坚定不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海陆并进加快发展风电,集散并举分类开发光伏,因地制宜多元化开发利用地热能。千方百计推动新能源消纳,强化储能规划布局,强化电网配套建设,以深化改革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会
2月7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投产,标志着中国首个全部风机基础采用嵌岩基础、首个零补贴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广西能源集团主导推进建设。项目建设83台单机容量8.5兆瓦风电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于2023
近日,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锡华科技)更新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募资14.98亿元,主要用于风电核心装备产业化项目(一期)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锡华科技主要从事大型高端装备专用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结构以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为主、注塑机厚大专用部件为辅,是全球行业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