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技术正文

浅析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5-05-13 10:33来源:能源与节能作者:赵自辉关键词:智能电网电网调度智能调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 广义的智能电网调度实践

2.1 PJM的AC2研究

advance dcontrol center,AC2(美国pjm公司的先进控制中心)是集成了资产和资源的一整套系统,该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a) 保证业务的连贯。其实行准同步的运行策略,对原控制中心系统加以逐步代替,从而实现业务的连贯性;

b) 模块化的、具备拓展空间的软件架构。利用“积木”的设计思路,重点优化各软件供应商的操作协调性;

c) 安全性能提升。采取保护应用与数据手段及边界防护、管理与监视、授权与访问等措施,加强安全性能[2]。

2.2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智能控制中心

该中心研发的智能电网包括了智能化的控制中心、变电站和一次输电网。该电网的智能控制中心具备以下特点:

a) 可视化控制。以更先进的PMU技术替代现有的SCADA和RTU手段进行状态估计,利用GIS混合显示状态测量结果,真正地实现了可视化[3];

b) 分析评估。智控中心的实时分析形成动态更新模型,实时掌握运行状态,实现了中短期控制;

c) 控制能力。系统中的各类控制设备得到最大程度地优化,相较传统的控制中心对电网的控制更具优势;

d) 交互性的加强。其涵盖了与配电网内能源及与动态的业务结构的交互。

2.3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的支持系统

中国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于二零零八年二月份正式开启了智能电网关于调度支持系统的开发研究。此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及高级应用功能。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由两个基本应用和八个模块组成,具体为调度、商用数据、系统管理和服务、消息总线及SCADA、实时数据库、数据的交换与采集、安全防护、人机界面等[3]。高级应用功能由调度管理及计划、实时监控与预警、安全校核等组成。

2.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大停电防御框架

中国国家电网电力科学院开发了“时空协调”的大规模停电的防御性架构,此架构将EMS和SCADA集成到动态运行的 DSCADA/DEMS中,以集中处理大量的动、静态信息,利用EEAC算法实现量化分析和欲决策的在线稳定,利用在线准确预算、实时精确匹配的手段达到稳定控制的协调和自适应优化。

2.5 南方电网的综合防御架构

针对该网交、直流混合输电的复杂性,南方电网提出综合协调防御系统架构,七个功能子系统和一个广域综合信息平台是该系统中心站的核心组成。七个功能子系统分别是在线预防控制与辅助决策子系统、安全稳定预警和实时监测子系统、电力交易计划安全校核子系统、实测数据离线综合应用研究子系统、超短期安全稳定态势预测与辅助决策子系统、基于在线数据的电网运行离线研究与辅助决策子系统、安全稳定控制在线协调与优化子系统。

原标题:浅析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电网调度查看更多>智能调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