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市场需求倒逼中国核电IPO加速

2015-05-13 10:35来源:中国联合商报关键词:中国核电核电重启核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能源供求关系深刻变化。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同时,我国能源发展成就显著,供应能力稳步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成效。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能源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作为世界三大电力支柱之一,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核电具有明显的优势。

核电贡献: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节能减排

核电可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确保能源安全。我国化石能源供给短缺,常规化石能源供应能力不足,2014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升至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不仅如此,我国能源进口来源过于单一、通道安全缺乏保障的局面仍未彻底改变。适度加大核能开发是提升我国能源自给能力的重要途径。

调整能源结构,核电可推动节能减排。核电是一种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对于解决雾霾污染、降低碳排放具有关键优势。在我国当前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的背景下,发展核电显得迫在眉睫。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约2/3。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必须大力降低煤炭比重,适当增加核电、水电以及风能、太阳能的比重。与水电以及风能、太阳能等相比,核电具有稳定性强、经济性好等特点,在改善环境方面也有明显优势。核电对环境影响最小,它既能满足能源需求,同时又是抑制日益增长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之一。例如,百万吨级的火电厂和核电厂每年向大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做过比较,煤电排放二氧化碳约为600万吨,二氧化硫约为5.8万吨,氮氧化合物约为3.8万吨,而核电都是零排放。据测算,每建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1亿吨。每100万千瓦的核电对标煤的替代效应分别相当于200万千瓦水电、350万千瓦风电、470万千瓦光伏发电。

核电市场:核电正式重启,发展前景广阔

法国电力集团战略部高级研究员周苏燕表示,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在人口增加等因素的作用下,预计到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翻倍。由于经济高速增长,新兴经济体将占据世界能源消耗增加量的80%。此外,全球能源格局的特点是逐渐枯竭的化石能源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需求。面对这些挑战,核能似乎成了未来综合性能源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截至2014年,中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在建约2800万千瓦,较上述《计划》目标存在较大空间。而业内人士纷纷认为,随着我国核电项目正式重启,今年或迎来核电项目的密集批复期,产业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今年2至4月,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号、6号机组,福建福清核电站5号、6号机组相继获批,标志着我国沿海核电的实质性重启。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60亿吨标煤左右,根据习近平主席去年11月代表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这意味着届时非化石能源的供应量要达到12亿吨标煤左右。据测算,在考虑最大发展潜力的情况下,到2030年,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约5亿千瓦、4亿千瓦、3亿千瓦,折合标煤总计约8亿吨,剩余4亿吨的缺口则需要由核电来填补。由此倒推,要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的目标,核电装机规模需要达到1.5亿至2亿千瓦,核电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原标题: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市场需求倒逼中国核电IPO加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电查看更多>核电重启查看更多>核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