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市场正文

蓄电池监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015-05-14 13:13来源:机房360关键词:储能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集中式监控系统测试电池内阻大都采用交流注入法,即在设备内部产生一个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交流(基本是正弦)信号注入到蓄电池两端,然后通过探测并检出蓄电池两端同频率的电压波动即可确定电池的内阻。交流注入法也是大部分手持内阻仪检测内阻的方法。交流注入法不需要从电池中取电,从而不会对电池本身的容量和寿命有影响。但交流注入法对电池注入的电流一般不能太大(1A以下)以避免对动力环境系统产生干扰,这么小的电流引起的电池电压的波动是非常难以精确测试的,很容易受到动力环境系统中的噪声的干扰,特别是在UPS系统里电池两端存在大量的谐波干扰,如何滤除这些干扰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就目前的集中式设备测试内阻的结果来看精度大都不太理想,距离分布式的采集模块还是有差距的。集中式设备由于要采集多个电池单体的参数,这样就需要从设备引出大量的连接线,而且由于电池摆放的位置不同,这些连接线的长度和走线都不一致,从而使得集中式监控系统的施工和维护都较为麻烦。

虽然集中式的监控方式有种种弊端,但由于其成本较低,所以在一些对内阻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还是有相当的市场。生产集中式设备的厂家包括艾默生,杭州高特以及一些较小的厂商。

2.2 分布式在线电池内阻监控系统

相对集中式监控方式,分布式系统的电池参数采集模块和蓄电池一一对应,采集模块通过导轨或者双面胶固定于电池表面,由于每一个电池单体配置一个传感器,因此连接线短,这样使得现场施工布线非常简单。图4是分布式监控系统的一个例子。

图4,分布式电池监控系统

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电池参数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行总线上报给现场主机,再由现场主机上报给中心服务器,用户通过客户端访问服务器即可查看电池运行的状态参数。

分布式系统的电池参数采集模块由于体积较小,不能自身内部产生较大电流的信号,需从电池本身来取电,所以测试内阻的方法一般采用直流或者交流放电法,即对电池拉取特定频率和幅度的直流(脉冲)或者交流(正弦)电流,然后通过测试电池两端的电压波动来确定电池的内阻。由于脉冲信号里面包含的谐波分量较多,对于后期信号处理来说比较复杂,从测试的内阻结果精度来看也是交流放电法较好一些。采用直流放电法的有莱姆,华塑等公司,海伟辰电子等公司采用的是交流放电法。

3.电池参数采集模块的性能指标

衡量模块内阻测试的性能指标包括测试的绝对精度,测试结果的重复度,模块的静态损耗以及模块测试内阻时的动态损耗以及模块的安全性能。

3.1 绝对精度

内阻测量的绝对精度是指传感器内阻测试的值与真实内阻值之间的差异。测试的结果应该越接近真实值越好,但长期以来这个指标都缺乏判断的依据,因为电池的内阻值并没有一个标准值。甚至有些人提出这个指标并不重要,但笔者看来这是衡量一个采集模块性能的重要指标,因为很多电池加装监控系统的时候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了,如果测试不准确,就很难与初始内阻值(厂家提供)来比较,从而难以判定电池的容量状态。解决这个难题其实也很简单,可以用标准的精密电阻来模拟电池内阻,然后用采集模块来测试电阻的阻值从而判断采集模块的绝对精度。

原标题:蓄电池监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蓄电池查看更多>铅酸蓄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