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企业正文

2015中国智造Top100

2015-05-15 10:19来源:互联网周刊作者:王若林关键词:工业4.0信息技术中国智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制造之殇不止于此。近期有新闻报道,美国限制对华输出超级计算机相关技术,再次为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必须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虽然我国科技已经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然而放眼全球,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产学研尚需更加紧密地结合。鉴于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国制造业必须痛定思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努力发展核心科技,打造高品质的中国品牌,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

互联网+制造业

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的融合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包括制造业。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提出,政府对于中国制造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互联网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虽然中国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却抓住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并可能在未来互联网和制造相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与发达国家一较高下。

世界各国都已发现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科技和高端制造蜚声国际的德国于2013年提出了工业4.0,将借助互联网深化科技和制造业的发展。而奥巴马在2015美国国情咨文演讲中,明确呼吁美国回归制造业,鼓励美国企业的制造产业从海外转移回国内,以促进国内就业的增加和制造业的发展,从而造福美国本土。近年来,外企离华趋势愈演愈烈,一方面是由于迁移到了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而另一方面不排除迁回了美国本土。有人说,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产业空心化的情况下的被动“再工业化”。对于制造业都再次燃起热情,充分说明了制造业的重要性。而这一切的回归,都得益于“互联网+制造业”开启了智能制造之门。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几个世纪以来,难得的机遇。“互联网+制造业”为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为中国制造转型注入了新的血液。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如沐春风,一举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并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美誉。然而世界工厂并不代表中国生产力的先进。我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一方面得益于和平稳定开放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曾经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国民劳动力水平的普遍提高,由此带来的人口红利几乎消耗殆尽。近年来,中国一些低端制造业甚至出现了用工荒。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低端行业人均工资约2000—2500元,相对应的是印度、越南等国家则不足千元。可见中国曾经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消失,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在这样的形势下,互联网+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如今看来依然具有警示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生产力水平将不断提高,中国制造的产业结构必将改变。曾经的代工和初级产品加工将被先进生产力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制造业”融合下,自主创新和中高端品牌的兴起。

其次,为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提供了发展契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一直是我国探索的方向。大而不强的痛让中国进一步坚定了科技强国之梦。毋庸置疑,“互联网+制造业”将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从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规划,到两会期间总理对互联网新兴市场的肯定,“互联网+中国制造”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互联网+制造业”不仅将改变中国制造的产业结构,还将助力中国制造强国理想的实现。其实,对于世界各国来讲,未来的制造业必将在与互联网科技的融合中,演变为高科技含量的行业。上文提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现象,实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我们需要看到,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兴盛,金融服务业亦如此,因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虚拟经济并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数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制造业发展最全面的国家,覆盖了制造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对原料进行初级加工到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科技设备。在互联网的繁荣下,我国将努力发挥制造大国的优势,大步迈向世界制造强国。

原标题:2015中国智造Top10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信息技术查看更多>中国智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