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能源服务报道正文

电缆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2015-05-18 16:33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朱春晔 张塞关键词:国家电网电力工程电力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进一步实践内窥镜技术理论,张文新长期泡在潮湿的沟道中工作,落下了关节炎和腰肌劳损的病根。经过潜心钻研,他终于实现了对应力锥内表面质量可视化检测。

2014年6月8日,海淀500千伏电缆交接耐压试验顺利完成,这是世界城市电网中首例耐压等级最高、时间最长的交流变频谐振耐压交接试验。张文新长舒了一口气:“这次试验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技术标准高、实施难度大、过程持续时间长,我们从2013年初就开始调研、研究、论证和实施准备,最终确保了试验顺利完成。”此外,张文新创新工作室还自主研发了电缆竖直蛇形铺设专用工具、电缆附件安装净化室等5项创新成果并运用于施工中。

把创新工作室

打造成人才培养基地

2010年8月,以张文新名字命名的“北京电力工程公司张文新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了,他肩负起了领头人的重担。4年多来,该创新工作室共诞生58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21项获得国家级专利,电缆加热毯、隧道井口安全围栏等创新成果已经成功运用到工程建设中,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每年节约成本上千万元。工作室先后荣获“北京市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国家级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等称号。

如今“张文新创新工作室”已有成员30余人,他们分别来自送电、变电、电缆等不同专业,可以运用专业互补优势分工合作解决跨专业难题。张文新说:“工作室的项目多源于一线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所以这些创新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实践,不需要中间的技术转化过程,且研发周期较短,具有小、实、活的特点。”

“培养一批有技术、肯吃苦的年轻人是我们的责任。”张文新说。2010年以来,工作室共举办了18期技能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670人次。张文新创新工作室逐渐成为人才孵化平台。“下一步,我们要把创新项目做得更有亮点,争取多出精品。”张文新笃定地说。

原标题:电缆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电力工程查看更多>电力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