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核电走出去:华龙一号成敲门砖

2015-05-20 15:46来源:综合媒体报道作者:http://power.ofweek.com/CAT-35006-hedian关键词:华龙一号核电走出去福岛核电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议,将华龙一号技术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协调优势力量,持续完善堆型技术研发与设计,为下一步通过有关国家的技术审查,最终实现在海外市场落地创造必要条件。

产业链联合远航

显然,核电走出去当然不是核电产业本身走出去那么简单。

“通过核电走出去,带动国家的产业链走出去,提升国家的工业水平、制造业水平。”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映坚指出。随后,他援引世界核电行业协会的统计数字称,到2030年为止,将新增160台的核电机组,由此新增投资达到1600亿美元。他说,“(我们)要分享国际核电这块市场大蛋糕。”

“受到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国内的核电设备出现了严重的过剩”,中国某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一位副总经理指出,“这对我们的打击实在太多了”。他希望,核电企业能够走出去国门,从而“捎上我们”把设备卖出去。

核电设备企业人士介绍,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参与国外项目设备供货的形式大概有三种:一是国内核电公司拿下国外项目,然后国内制造企业分包;二是国内核电公司与制造集团联手拿下国外项目,制造集团企业优先承担制造;三是国外核电公司承担国外项目,将部分设备分包给国内企业。

无论是何种方式,国内企业都可以将核电项目的需求引致到更下游。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在2015年的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核电主要考虑的是:要整合国内行业优势力量,创新对外合作的模式;加快国内相关工程建设,提高国内核电装备产品的成熟度和竞争力;开拓重点市场,加强与重点目标国的磋商,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

根据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现阶段国内将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并针对国际需要,支持企业利用国内设备在境外建设钢铁、建材等领域上下游配套的生产线。2014年,中国已经正式成为“资本输出国”,未来中国还将成为“优势产能输出国”。通过优势产能的“走出去”有助于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促使中国国内相关产业尽快完成转型升级。

原标题:核电走出去:华龙一号成敲门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龙一号查看更多>核电走出去查看更多>福岛核电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