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国际产能合作正当其时

2015-05-21 11:20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顾 阳关键词:电网建设电力设备国际产能合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谈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国际产能合作不是落后产能走出去,更不是淘汰产能走出去,我们走出去的产能是我们的优势产能,是我们的先进产能。”在20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顾大伟就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的一些误读进行了回应。

据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和成套水平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已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2.1万亿元人民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额约1100亿美元,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步伐不断加快。

顾大伟表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既要积极推进也要防控风险,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有利时机,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

在互利共赢中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贸易的方式完成,即我们常见的产品输出;产能合作则不同,它更多地表现为产业的输出,以及发展能力的输出。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核心就在于把产品的贸易和输出推进到一个产业的输出和能力输出上来,同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能力。”顾大伟说。

目前,我国在钢铁、有色、建材、电力、铁路、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等诸多行业,都具备了较强的制造能力,无论是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还是企业的运行管理,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很多欠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不太完整,大量产品都需要进口,他们迫切希望提高其工业化水平。

“我们有能力,他们有需求,这样就有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这样的合作是双向的、共同发展的一种合作。”顾大伟表示,对所在国来说,此举可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产业体系,带动这些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对于中国来说,可以把中国的企业、产品和制造放到国际环境下开展竞争,倒逼中国工业、中国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综合考量现实与未来、科学研判需要与可能等基础上,作出了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大决策,这将有利于深化我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促进我国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积极推进与防控风险并举

“既要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也要切实防控好风险。这些风险既有政治风险,也有经济风险、安全风险。与此同时,还要防止一哄而起,恶性竞争,盲目去开展这些项目。”顾大伟说。

事实上,无论是对于中国政府还是企业来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都是一项新工作,也是一个新挑战。李朴民表示,对政府来说,要推进这样的国际产能合作,切实提高企业走出去的便利化水平,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简政放权。

原标题:国际产能合作正当其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建设查看更多>电力设备查看更多>国际产能合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