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工业用电量等经济风向标还灵不灵?

2015-06-01 08:08来源:新华网作者:陆娅楠 左 娅关键词:用电量国家能源局工业用电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铁路货运量和工业用电量,一向被视为经济风向标

风向标还灵不灵?(特别报道˙新视角看形势②)

前文回顾

5月25日,本版刊发“新视角看形势”系列报道第一篇《速度放缓就是形势不好吗?》。

报道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速不能反映一个经济体发展的全貌,难以从中看出投入是多是少、环境是优是劣、物价是高是低、就业是好是坏等各种因素。因此,评价当前的经济形势,不能只盯着速度指标,更要看到速度之外的东西。如果不仅仅以速度看形势,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化,一些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

报道认为,这些变化也反映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些特征。而新常态是中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后才能出现的状态,是我们多年来追求的状态,是“好常态”而非“坏常态”。

核心阅读

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一些传统微观指标持续走弱,而宏观经济依然处于合理区间,这种“背离”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而这,正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

今年一季度,我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8.7亿吨,同比下降约9%,运量回到5年前水平。4月,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1%,尽管降幅较今年2月份和3月份收窄,但仍在始于年初的下降通道中。

铁路货运量和工业用电量,一向被视为中国经济风向标。如今这两个传统微观指标持续走弱,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有失速风险?

指标走低怎么看

如果单以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一些传统微观指标判形势,就会放大下行压力

铁路货运量与工业用电量,曾被喻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占比较高,对大宗物资运输依赖较大,再加上我国工业企业多在东部,而能源与原材料多集中在西部,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扩张时,也会带动铁路货运量增加,因此运输大宗物资的主动脉——铁路的运量就成为观察经济走势的重要微观指标。同样的道理,由于我国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自然也被视为能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微观指标。

当前铁路货运量与工业用电量指标走弱,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正经历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制造业脱胎换骨过程中的一次大裂变,一定会有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落后产能肯定要被淘汰。”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微博]说。

原标题:人民日报谈经济风向标还灵不灵:不再是绝对权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用电量查看更多>国家能源局查看更多>工业用电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