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工业用电量等经济风向标还灵不灵?

2015-06-01 08:08来源:新华网作者:陆娅楠 左 娅关键词:用电量国家能源局工业用电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用电量的下滑更反映出传统工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的不景气。一季度,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629亿元,同比下降14.48%,主营业务亏损超过110亿元;前4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6.5%,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40个月超过3亿吨。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对于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工业遇到的困难,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和正确应对。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如果单以这些传统微观指标判形势,就会放大下行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举例说:“目前,六大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30%左右,但其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的60%以上。经济增速下滑的时候,由于高耗能工业快速回落,造成用电量下滑幅度更大。”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达到7%,与预期目标相符,这在国际上也是较高的速度,且对应的经济增量十分可观。“今年如果能实现7%的增速,将带来近五年来最多的经济增量,高于2010年10.4%增速所带来的经济增量。”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结构优化是主因

产业结构、二产内部结构优化,导致一些微观指标与经济形势的相关性减弱

那么,如何解释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持续走弱,而宏观经济依然处于合理区间呢?

——产业结构在优化。

2013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变化。“除非经济增长回到粗放时代,否则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传统微观指标与经济形势的相关性一定是减弱的”,范剑平说,用工业用电量等反映大工业时代全貌的典型指标来审视服务业占比已跃居第一的中国经济,肯定是不全面的。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也认为,过去以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指标来研判经济形势,是因为制造业比重比较大,而这些指标往往难以全面反映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内部的结构在优化。

比如,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航空运量也在不断增加。今年一季度,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货运量在总货运量中的占比只有9.2%,已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中国物流市场的整体需求和发展趋势。

再如,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导致部分传统微观指标的代表性降低。在第二产业内部,能耗较低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提高。此外,国家对六大高耗能产业也进行了技术改造。今年一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5.6%。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业用电量不能完全准确地分析经济的活跃度。

事实上,一些转型升级走在前面的地区,尽管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在下降,但经济减速的压力并不大,比如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已达75%,高科技产业占比也相对较高,尽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大幅下降,但经济运行态势仍然良好。相反,像东北等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的地区,用电量等传统微观指标就能有效反映出地区经济减速压力较大。

由此可见,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一些传统微观指标不再是衡量经济形势的“绝对权威”,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而这,正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

原标题:人民日报谈经济风向标还灵不灵:不再是绝对权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用电量查看更多>国家能源局查看更多>工业用电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