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焦点】能源互联网官方指南将出炉!先把这5个问题解决好

2015-06-04 08:34来源:“财新-无所不能”微信作者:张宁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储能分布式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版能源互联网路线图的面纱即将被揭开。据媒体报道,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第一本官方指南——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工信部等参与制定的《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正在收官。然而,在构想能源互联网美好未来的同时,如果本文提到的这5个电力系统的配套问题没有解决,美好的愿景难免是空谈。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第一本官方指南——《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将涉及分布式、储能、电动、电网等诸多细分市场,虽然内容中可能不会有详细的目标数字,但会包含一批能源互联网的示范区。

这份行动计划中,会确定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定位、目标、功能、主要任务及保证机制、政策等,在大框架下还会确定相关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课题、商业模式。行动计划中,也会论证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关系。

作为“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的行动计划,会有六步逐级推进:互联网售电、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碳市场交易、储能、电动车以及智能家居等,且第一个目标可在近一两年内实现。而该权威人士称,上述六步属于商业模式的一种,是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无所不能 文|张宁】建设能源互联网将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支柱。电力系统作为连接一次能源与终端能源之间的核心纽带,将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物理载体与主要能量枢纽平台。在大家热议能源互联网发展、展望能源互联网美好未来时,我国电力系统是否已经准备好步入能源互联网?在技术与机制上需要准备些什么?笔者从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出发,从机制及技术的角度,将其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

一、电力系统要有反映电能价值的市场与电价机制

在9号文出台之前,我国发电侧与售电侧电价长期处于管制阶段,在发电侧,发电企业固定上网电价没有反映不同时间与空间上电能价值的变化,间接导致新能源上网困难;在售电侧,居民、工业商业、农用电存在交叉补贴,居民电价被长期低估,造成了分布式发电、节能方案、储能、需求侧响应技术难以具有经济性。现行电价机制难以为能源互联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虽然在售电侧引入分时电价,但其仍无法与新能源接入后系统供需随机波动相匹配。

引导电力价格向价值回归,不仅需要中长期市场,也需要短期现货市场反映电力系统供给需求的实时平衡。这对于高比例接入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大量发电时,将系统边际电价逼近零甚至负电价,迫使常规电源降低出力,鼓励储能及需求侧响应消纳新能源发电,而新能源则通过政府度电补贴盈利;新能源出力较低时,系统边际电价上升,常规机组合理盈利,并吸引储能及需求侧响应参与“发电”。

在西班牙,风电因波动性与不确定性而付出的成本约占其盈利的10%,其中包括风电大发时系统边际电价降低的损失以及备用、调频等辅助服务费用。可见,通过实时电价机制,使新能源的“红利”在电力用户、常规电源、新能源以及储能等多个利益方之间合理分配。而我国目前电价机制中没有让红利转移的通道,反而因弃风导致更大的利益损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