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5-06-15 09:17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李姝睿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资源互联互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面对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的形势,中国和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审时度势,推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构想。这一计划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成为牵引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带一路”有利于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历经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江沿边开放、最后走向全面开放等几个阶段。受地理区位、资源条件、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受这种对外开放格局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也逐渐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城乡市场互补问题、东西部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沿海发达城市与内陆欠发达地区差距问题、市场中的就业问题等。

“一带一路”计划有助于构筑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它在继续提升东部、南部沿海开放水平的同时,将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对于解决区域间发展差距问题,形成公平竞争与开放合作的统一市场,最终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都是有利的。

“一带一路”有利于优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实行对外开放主要以引进外资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经过30多年发展,以“引进来”为主的模式开始面临资源、能源、环境、结构、劳动力成本、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制约,对外贸易出口下行压力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抓紧全球经济布局,同步推进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实现内外需、进出口、引进资金和对外投资3大平衡。

“一带一路”计划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由要素引入为主转化为要素输出与输入平衡发展,即在加大资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相关产业“走出去”力度的同时,也加强资源、能源和高新技术引入。

“一带一路”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市场需求降温、产能普遍过剩和要素成本提高,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过需求,很多产业已到达增长峰值,亦到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与此同时,日趋强烈的国际贸易保护和动荡起伏的能源价格,助推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压力。因此,企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原标题:“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能源资源查看更多>互联互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