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市场正文

国家电网的节能减排之道

2015-06-19 09:08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江莹关键词:电能替代特高压电网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消纳清洁能源 大力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国家电网的绿色LOGO,正是代表着国家电网公司接纳清洁能源、促进绿色发展的光荣使命与责任。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特高压跨区送电优势,积极消纳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促进能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搭建起绿色能源输送的“高速路”,有力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了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

2014年,公司建成投运浙北—福州交流特高压工程和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直流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的“三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全年输送电量13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真正实现了“电从远方来”,在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环境、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宁东—浙江工程开工建设,公司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超过1.5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超过1.5亿千伏安(千瓦)。配电网建设不断加强,结构日趋合理,能耗水平明显改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公司系统范围内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充换电服务网络,“两纵一横”高速公路城际互联快充网络基本建成,电动汽车不再只是在城里转,一路从南开到北成为现实。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不仅降低了电网自身能耗,也有效提升了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能力。2014年,公司复奉、锦苏、宾金特高压直流工程长时间满功率运行,向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大规模输送四川清洁水电。汛期来临时,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保持2160万千瓦满功率送电1267小时,将超过80%的四川水电送至华东,占华东区外受电的三分之二,电量600亿千瓦时。2014年,四川水电外送电量合计实现1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3%,实现了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极大服务了华东地区节能减排工作。

除了绿色的水能,风能与光伏发电也大有作为。公司积极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支持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发展,截至2014年底,实现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新能源并网容量1.2亿千瓦,增速29%。其中,风电8790万千瓦,同比增长25%;光伏发电2371万千瓦,同比增长53%;分布式光伏发电265万千瓦,同比增长129%。风电消纳水平持续向好,2014年全年弃风比例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相应弃风电量减少16亿千瓦时。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推动产业和社会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超过8亿吨,其中消纳清洁能源的贡献度达到90%以上,真正打造了能源配置的绿色高效平台。

开展节能增效 有效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

保障可靠供电是电网企业的本职工作,而有效节电是公司的另一项重大责任。

节能减排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建立更具操作性的考核体系。公司加强节能减排指标的统计、监测、考核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能源消耗和节能减排统计,制定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管理规定》,明确主要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并建立线损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定期分析机制,将线损率等节能减排相关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加大节能减排考核力度。

一方面要节能,另一方面也要让能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如何保证能源高效输送、降低损耗,这是电网企业在节能减排领域的重要课题。公司深入开展理论线损计算,提出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新材料,加强对老旧设备的改造,切实降低线损率。2014年,公司线损率为6.81%,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比国资委第四任期考核目标(7.25%)低0.44个百分点。线损率的下降,带来的是节约电量171亿千瓦时,这相当于节约标煤5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70万吨。

在抓好自身节能降耗工作的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作用,积极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和发电权交易,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大力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同时,公司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节能减排降碳,开展了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全面宣传“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发展理念,向电力客户宣传和普及节能节电知识,倡导节能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提高能效,节约用电,在推动社会节能减排、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了时代前列。

原标题:国家电网的节能减排之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能替代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