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大数据时代 为电网绘制一张3D全身像

2015-06-23 10:17来源:南方电网报关键词:互联网+电网企业大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点睛打通业务系统“任督二脉”

早在2007年,广州供电局率先探索营配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打通了电网业务系统的“任督二脉”,让营销和配网系统数据“融会贯通”。

在营配信息集成平台操作界面,一张模拟的“广州地图”上,变电站、线路、变压器、用户分布标示地清清楚楚,将鼠标光标放在这些标示旁边,就能显示设备参数、客户数据的详细信息,有的甚至直接能看到设备的图片。

“比方如果白云区三元里一带停电,那么这些‘站线变户’标示就会变黑,我们就会马上开展抢修等复电工作。”广州供电局信息部陆宏治说。

当前运行实践中,实时态数据是电网调控的主要依据。但只有小部分历史态数据被存储,这些数据数量有限而且十分“原生态”,若想利用还需要二次人工分析。

广州供电局电力试验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勇介绍,若在大数据技术条件下,设备历史运行情况则会形成一份“履历报告”,对于特别关键的某些设备,既可以第一时间调取其历史出现故障的时间和频率,还能查出设备型号、厂商、生产日期、投产季节、运行环境等多项信息,关联同类型或同批次设备,迅速发现“家族性隐患”。

而对于输电线路,由历史跳闸情况测算出的不同典型气象条件下的跳闸概率,将为系统预控和风险发布提供数据支撑。实时态和未来态的电网“体检报告”也将成为可能,哪里可能是薄弱区域,哪里需要提前预控,这些都将更加有据可依。

可以看出,大数据下的电力系统将是一个多时态的系统,既看到现在,又知晓过去,还能推测未来,这就构成了对电力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感知。

3画笔采用攻关大数据高级分析方法

广州供电局正酝酿使用的“WAMS”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电力系统测量系统,也为观察临摹电网提供了一双“眼睛”。

电力大数据结构复杂、种类繁多,除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外,还包含大量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如服务系统的语音数据、检测数据中的波形数据、直升机巡检中拍摄的图像数据等。

原标题:大数据时代 为电网绘制一张3D全身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