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保护与控制报道正文

四大半导体巨头强强联合 释放产业发展模式即将革新信号!

2015-06-25 09:57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关键词:电力设备半导体微电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缩短学习曲线,14纳米2020年前量产

新技术公司这种联合国际尖端研发机构,同时让无晶圆半导体厂商以股东身份加入到工艺研发过程中的组织模式,可以显著缩短产品的开发流程,加快先进工艺节点投片时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了2020年16/14纳米工艺实现规模量产的目标。中芯国际将有权获得新技术研发公司开发的先进工艺节点量产技术的许可,这些技术可以应用于中芯国际目前及未来的各种产品,或用以服务中芯国际与其他公司的业务,从而带动国内集成电路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所以,我们对在2020年量产14纳米是乐观的。同时新技术公司还将尽快展开10纳米及以下技术的研发,缩短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距离。”俞少峰表示。

同时俞少峰还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业者参与进来,业界公司、大学院校、研究所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开充分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去年以来,三星、台积电、英特尔在先进工艺上都取得较快进展,现已量产14纳米,16纳米(今年中期也将量产),并开始向10纳米挺进。中芯国际28纳米量产取得进展,中国集成电路与国际水平仍然基本相差二代。不过随着这些年的努力,中国集成电路的基础正在变得越来厚实。一个成熟的工业产业就像一座金字塔,如果说先进工艺是塔尖的话,其他材料、装备以及各种IP、工具就是塔基。只有作为塔基的基础坚实才能形成康健成熟的产业。如果说以前中国为了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造成许多基础领域的缺失,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已经逐渐把这个缺失环节弥补起来,开始具备冲击国际先进水平的实力。目前中芯国际将计划跳过20纳米节点,直接进行14纳米的开发与量产。

完善生态,大基金亦将加入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透露,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次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对新技术公司的成立也十分重视,对新技术公司采取的研发创新模式十分支持。大基金未来也将对新技术公司进行投资,长期布局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

集成电路产业的健康发展,市场、资金和技术、人才缺一不可。这些都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的中国,这些条件正在逐步具备。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已达到2865亿美元,约合1.8万亿元,尽管这对中国IC企业是一个压力,却也预示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资金方面,随着大基金的成立,地方政府也建立了一批以集成电路为方向的产业投资基金。以前产业发展在资金上的不足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新技术公司则是在研术研发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合国际资源加快产业发展,避免重复技术研发及技术发展过程,欢迎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进入,尤其是鼓励海外公司技术入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正在形成。

此外,技术研发还必将推动产业方面的深度合作。楚庆即表示:“华为的产品线很宽,不同的产品线需要不同的合作伙伴。华为的加入,对新技术公司给予了很大的期待。它做得越好,将来双方合作的机会就越多。”高通高级副总裁陈若文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新技术公司的成立体现了高通‘植根中国、分享智慧、成就创新’的发展理念。这次合作是高通对中国市场长期战略的一部分。在中国,高通将与各方合作伙伴一起,对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原标题:【独家】四大半导体巨头强强联合,释放产业发展模式即将革新信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设备查看更多>半导体查看更多>微电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