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500多个城市试点智慧城市 计划投资超万亿元

2015-06-29 09:17来源:中国证券网关键词:智慧城市一带一路大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我国有超过500个城市进行智慧城市试点,计划投资超万亿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26日在杭州透露,国家正建设跨部门的智慧城市协调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制定智慧城市的能力和成效评价体系,以加强智慧城市的指导和监督,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效须经国家认可。

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发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统计显示,我国已经有超过5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并均出台了相应规划,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从实际效果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医疗、政务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广泛成果。

据单志广介绍,国家发改委从去年10月起牵头协调25个部委,成立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部际协调工作组,工作组已开始定期召开部际会议和专家会议,强调理性务实工作,并研究智慧城市建设与“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结合,并努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

投资要点。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期:过去较长时期内,政府部门握有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大数据资源,却由于缺少相关推动机制及运营经验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能;然而,近期随着PPP模式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互联网巨头及垂直领域智慧城市项目承包商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纷纷向与智慧城市相关的互联网及数据运营模式转型,带动政府大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未来,我们认为随着政府数据资源的价值被广泛认知和挖掘,伴随政企合作的新型商业模式不断走向成熟,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政府大数据金矿亟待发掘:各级政府积累了大量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涉及了涵盖了农业、气象、金融、就业、人口统计、教育、医疗、交通、能源多个领域,据统计,政府掌握着全社会信息资源的80%,其中包括3000余个数据库,是社会最大的数据保有者。我们认为,对政府大数据的挖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政府来说,充分挖掘政府大数据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对企业而言,对政府数据的挖掘能够触发巨大的商业价值。虽然政府掌握着大量核心数据,但政府大数据的金矿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出于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考虑,政府缺乏数据公开的意愿,另一方面,政府自身不具备商业化运营的能力。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从战略层面认识大数据,在政府治理领域融入大数据的思维。从国外政府数据开放的路径来看,2009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同年,数据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率先走上政府数据开放之路,2011年9月,美国等八国联合签署《开放数据声明》,截止2014年2月,全球已有63个国家加入开放政府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政府数据开放的高潮。

从政府数据的应用效果来看,以纽约市为例,对政府公开数据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治理水平,进而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使得交通拥堵、社会治安、城市卫生等城市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政府数据开放也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围绕着纽约开放数据平台而产生的应用开发团队已有几百个之多。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政府数据的开放对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性,正在从政策层面逐渐加大政府数据开放的推广力度,政府数据公开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对住房、环保、教育等九个方面的信息公开进行重点推进。2014年3月“大数据”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仅去年一年就有6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与大数据运用有关。同时今年总理也对政府数据开放明确表态:除涉密信息外,数据要尽最大可能公开。随着政策态度的逐渐明朗以及推动力度的不断加强,地方政府开放了政府数据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北京、上海等全国多个地方政府均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政府数据。

原标题:500多个城市试点智慧城市 计划投资超万亿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一带一路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