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核电第一股的含金量

2015-06-30 11:01来源:英才网作者:孟德阳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广核核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同时,中广核在建核电工程的安全质量亦是可圈可点,在建机组“20万工时安全事故率”为0.014,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从2013年起,随着宁德、红沿河、阳江等核电基地的陆续商运,中广核从大亚湾时代走入了多基地运行的时代。“这要求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大亚湾优秀的核安全文化,将大亚湾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复制到各个新核电基地,使其尽快达到和大亚湾同样的高水平,甚至超越大亚湾。”贺禹说。

沿着大亚湾之路,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实现这一追求,中广核从文化和管理上双管齐下。

2013年,从大亚湾优秀的核安全文化、中广核目前亟需补足的文化、面向未来需要强化的文化三个层面上,中广核对文化基因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以“安全文化”为核心的全集团共同的文化共识—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为基本原则,以“一次把事情做好”为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唯有让安全成为中广核人共同默认的假设,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家日常的思考和行为,核安全才能更有保障。”贺禹说。

而在管理上,中广核提出了“1930”的目标。所谓“1930”,“1”指的是WANO综合指数进入世界前1/10的优秀水平;“9”指平均能力因子超90%;“3”指平均大修工期不超过30天;“0”指实现非计划零停机停堆。

一座核电站从选址、建设到运营、退役,前后要历经百年。“确保核安全是百年大计,时刻都不能放松。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将安全处于优先位置,在质量问题上绝不让步。”贺禹说。

让核电成为透明的盒子

“大亚湾核电站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美得跟度假村一样。”一位网友在参观完大亚湾核电基地后在微博上感叹。

看似神秘的核电站,普通人怎么进去呢?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难题,正如上面的网友,中广核每年都会通过各种途径邀请公众前去核电站参观体验。“我们统计了一下,仅2014一年,就有6万人到我们各个核电基地参观。”贺禹透露。

核电站敞开大门的背后,是中广核面对核电“邻避效应”的主动作为。近些年来,PX、垃圾焚烧厂等项目在国内多地遭遇到了公众质疑和抗议而被迫下马,“邻避效应”让公众沟通成为项目开发中绕不过去的门槛。核电项目同样面临着来自公众不理解的困局。

实际上,中广核的公众沟通工作起步较早,1986年便设立了国内企业首个公关处,并在香港创立大亚湾核电站安全咨询委员会,后续还进行了开设科普展厅、工业旅游等良好实践。但核电天然具有一种神秘色彩,随着社会公众对核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公众对提高透明度、加强信息沟通的诉求越来越大,公众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核电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透明所以恐惧,不公开所以误解。让核电和企业从令人恐惧的"黑匣子"成为可观可感的"透明盒子",让核电不再遥远、冰冷和陌生,公众就会逐步理解和信任。”贺禹表示。

从“邻避”到“迎臂”,中广核在信息公开方面迈出了重大一步,并且使其成为了一种机制和常态。

2011年,中广核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大亚湾核电基地的核与辐射信息公开网页。在这个网页上,你可以查询核电站历年来的运营数据、环境数据等信息,以及近年来每一起国际核事件分级表0级及以上事件的信息。此后,中广核在宁德、红沿河、阳江核电基地首台机组投入商运前,陆续开通了新基地的核与辐射信息公开网页。

“我们对社会承诺,所有核电基地,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表0级及以上事件,在2个工作日内(节假日72小时)向公众公开。” 2014年,中广核主动公开了全部11起运行事件,都为0级。“以前,不明真相的香港媒体曾数次报道大亚湾发生了核事故,引起了公众的恐慌。自从信息公开常态化后,香港和国内媒体对核电站运行事件的报道就很客观了,这也佐证了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贺禹说。

同时,外界关注到一个新的现象—中广核近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逐年增多。2013和2014年,中广核分别召开了8场和14场发布会,2015年至今已经召开了8场。

据介绍,从2013年开始,中广核建立了年度新闻发布会机制,在每年年初分别举行集团和六大核电基地的新闻发布会,对核电站一年来的安全运营、工程建设、社会责任履行等进行系统披露。此外,还建立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等重大事项新闻发布会机制,邀请媒体、周边公众、意见领袖等参与发布会。

2013年8月7日,中广核正式对外宣布,将这一天设为全集团的“公众开放体验日”,各大核电基地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邀请媒体、意见领袖、网友代表、周边公众等共同参与活动。也就在这一天,两位南京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带着学校的辐射测量仪来到了大亚湾,他们作为幸运网友受邀参观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同时,对大亚湾不同地点的辐射进行了测量。

原标题:核电第一股的含金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中广核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