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市场正文

国际电池巨头在中国大规模量产 国内企业受较大冲击

2015-07-09 07:58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关键词: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尽管国内动力电池产量仅位于韩、日之后,居世界第三,但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上来看,差距却相当明显。"不是我们不愿意选择国产电池,而是国内动力电池生产的企业虽多,但真正具备整车匹配能力的并不多。在集成能力、生产一致性和安全性上,国产电池和跨国企业相比确实还有很大差距。"一家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负责人坦言。有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在国内涉及动力蓄电池配套生产企业有177家,但能够进入整车厂供应链的只有比亚迪、力神、国轩、万向、比克等少数几家,而能够进入国际整车或者合资企业新能源车企供应链的则几乎没有。

天津力神副总裁候小贺曾举例说,三星SDI三元体系的循环寿命可以做到5000次以上,而国内目前最好的电池也只能做到3000次。与此同时,由于日韩企业采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因此,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都远在国内企业之上。相对而言,国内还处在较低的生产水平上。随着LG化学、三星SDI、SK、波士顿等国际电池巨头在中国大规模量产,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必然会受到较大冲击。

对于这种趋势的出现,整车厂的看法是积极的。"我认为外国企业产品的进入是一个好事,倒逼国内电池企业加速技术升级。"江淮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汉表示。

目前,国产动力电池基本上都供应于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保护。"各地地方政府会要求优先甚至只能采购本地电池厂产品。"业内人士表示。

要应对竞争,技术升级已经不可避免。但在这种情况下,电池企业对技术升级的动力并不大,目前国内鲜有本土动力电池厂和整车厂联手进行研发的案例。"上游供应商之前互不往来,闭门造车,下游也不合作互动,技术进步很难。"有业内人士指出,要尽快建立供应链之间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深度协作,才能尽快突破动力电池领域面临的性能瓶颈。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虽然在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上落后于国际,但我们有着广阔的汽车市场作为后盾,这为我们赶超国外先进水平提供了机遇。

虽然14家动力电池企业7家出现亏损,但受到新能源汽车利好的刺激,动力锂电池领域的投资和扩张仍在加快。据悉,杉杉股份拟将定向募资的7.795亿元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项目;深圳欣旺达与奇瑞新能源汽车共同投资设立芜湖奇达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及相关业务;多氟多在2015年1月定向募资6亿元,投资年产3亿AH动力锂电池项目;天齐锂业2015年将完成对银河锂业江苏的收购,并以3.11亿元受让西藏自治区矿业总公司持有的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此外,锂离子电池业务也正在逐渐成为拓邦股份、新宙邦等关注的重点领域。

行业发展需政策规范和扶持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小,在技术创新能力、盈利能力上与国外的动力电池企业相比差距很大。此外,行业存在产品一致性差,产业标准规范体系需要完善。

在众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中,业内认为,目前完全符合工信部产业技术标准和生产条件的只有10来家。"行业内约有近百家电池生产者,50家左右的专一电池生产者,但其中80%目前不能达到工信部的标准。"业内人士表示。

3月27日,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下称《规范》),从企业基本要求、生产条件要求、技术能力要求、产品要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销售和售后服务、规范管理7个方面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给出规范意见。

《规范》在企业基本要求方面规定,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2亿Wh,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1千万Wh,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5百万Wh,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1万套或2亿Wh。

在技术能力方面,《规范》提出,企业应配备相应的研究开发人员,其占企业员工总数比例不得少于10%或总数不得少于100人。"电池是电动汽车最关键的三大部件之一,工信部的意图是鼓励汽车动力蓄电池企业做优做强,从而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刘彦龙向媒体表示。

不过,工信部的上述《规范》并没有强制效力,其在性质上只是一个行业指导性的规范文件。"这个文件的目的是加快行业的优胜劣汰,形成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业内人士表示。而《规范》目前对行业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冲击,不过从长远来看,规范之后很可能还会有相应的细则。

"我们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初步的判断是未来国家层面会对电池产品进行认证,即像整车一样达到标准的产品定期公布目录,上了目录才有资格配套。技术达不到的没法配套,就会慢慢死掉。"浙江一家电池生产商表示,电池厂已经感受到了发展的压力,整体技术升级不可避免。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想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发展,动力电池的循环体系必须建立,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能源、资源输入项和废物排放项,才是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动力电池产品型号相对传统的二次电池,规格相对统一,组分含量稳定,应用市场易于管理,这些都为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原标题:国际电池巨头在中国大规模量产 国内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超级电容器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