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20、21:特高压与超高压输电对可再生能源影响对比、电力规划

2015-07-09 11:38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作者:蒙定中关键词:特高压交流特高压电力规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发展可再生能源应以分散就地消纳为主

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西班牙风电装机占总装机20%,发电量占8.7%;德国风电占总装机17%,电量占总7%;丹麦风电装机容量25%,发电量占16%。它们的风电皆以就地消纳为主,部分通过现有高低压线路传送,不需要超高压。这是最安全又经济的办法。太阳能发电皆以就地应用为主。

2014年我国风电并网容量达8805万千瓦,居世界首位,占全国装机的6.9%,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约共占88%。但其主要问题是远离负荷中心,过於集中,又缺调峰电源配合,所以弃风严重,年利用小时居世界末位。因此,将小容量、分布式风电(甚至是单台风电机组),采取低电压等级,靠近负荷点,就近(可以T接方式)接入配电网,对充分利用风能资源,对有效降低线损,对加强配电、农电网,都是十分有利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利用太阳能的光伏发电,主要也应优先开发分散/分布型,在城镇住宅、工业、经济、公共设施等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自用,也可供热自用,我国计划到2015/2020年建设共1000/27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建设地点排序上,要优先近负荷中心。

三.发展远离负荷中心的可再生能源必须从安全、经济上严格规划论证

如果远离负荷中心发展大规模的再生能源,又无适当的调峰设施配合,由於风电、太阳能发电出力频繁大幅度变化,不旦使输送有功电力不受控制的时大时小,也引起的无功平衡与电压稳定问题。

为将风电基地电力外送,苛求当地须建设大于风电容量的火电采取打捆送出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让远离负荷中心的大规模火电为当地的风电进行深度调峰,既不符合电源结构及运行的优化,也不符合整个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不利于整体能源的最大优化利用。

如果在水电站附近建设风电、太阳能发电是合理的,因其间隙性、波动性可由水电补偿,风电、水电年度分布特性:冬春季雨少风多,水电为枯水期,水电少而风电为大发期;汛期雨多风少,正是水电大发,而风电少发正可检修,二者能量互补。龙羊峡水电站就近20公里内光伏总装机85万千瓦,是目前最大的水光互补的光伏电站,水光互补不弃电、安全并网。

常规水电年利用小时低,南方的约4000小时左右,东北、西北水电主要用于调峰,利用小时数2000—3000,故水电线路送电年利用小时低,如果水电送出线路沿途有风电接入,风水打捆风主水从最为有利,不但少建风电输电专线;而水电调峰机可作压水调相运行,其调峰水量存入水库备用。特别是调相机组可作风电间隙补偿,或缓冲风电波动性冲击。还可输出无功作风电励磁电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交流特高压查看更多>电力规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