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市场正文

【电力装备】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业绩显著前景可期

2015-07-13 15:11来源:电力装备作者:石永红关键词:电力装备输变电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电方面,近年来,中国水电设备逐步由传统的亚洲向非洲、南美延伸,2008年底,巴西Jirau18×75MW水电设备供货项目成功签署合同,标志着中国单机容量世界最大(75MW)的贯流机组已开始批量出口,这也是中国大型水电成套设备第一次大批量进入南美市场。以厄瓜多尔CCS水电站为代表的多个厄瓜多尔水电项目成功签约,为中国企业继续打开南美水电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核电方面,1986年9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和平利用核能的长期合作协定开启了中国核电出口的大门,随后,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项目成功签约,在2000年9月项目一期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且运行良好的带动下,目前,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也已在境外实现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走出国门较晚,但目前风力发电设备中1.5MW和2MW机组已实现批量签约出口,5MW机组已在境外实现示范性投运;中国光伏组件已成为世界各国太阳能电站建设的首选,2014年中国出口光伏产品达到221.9亿美元。

此外,在输变电方面,由于中国的输变电设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薄弱网架结构,适合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接的输变电项目涉及110kV、115kV、132kV、220kV、230kV、330kV、400kV、500kV、800kV等多个电力等级。

“走出去”呈现新特征面临三大机遇

从最早的煤电开始,目前,中国电力在海外电力市场开发呈多元化趋势,涉及气电、煤电、油电、潮汐电、核电、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输电、配电等。中国企业依托于在中国境内开发不同类型电力项目的成功经验,整合中国境内和境外两种资源,投身于海外广泛的电力项目建设中。

在参与方式上,除传统的成套设备出口、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外,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国际市场高端差异化的工程建设和运营承包模式,如BOT、BOOT、PPP、PMC等。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外参与的电力项目融资渠道呈现多样化特征。除了业主通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外,中国企业也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协助境外业主获得中国金融机构的融资保险支持中。一些中国企业更是以企业投资、并购股权等多种不同方式参与到境外项目的实际资金筹集与资本运作中。

此外,项目规模呈现大型化特征。近年来中国企业承揽的大项目数量逐年攀升。2004年,中国企业承接的海外电力项目中,合同额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仅6个,而2014年,中国企业承接的海外电力项目中,合同额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已超过50个。签约的海外大型电力项目单个合同额也从原来的2亿~3亿美元,发展到今天的50亿美元、80亿美元。

原标题: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业绩显著前景可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装备查看更多>输变电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