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智能家居概念很火 为何落地却很难?

2015-07-13 16:37来源:百度百家作者:郝小亮关键词:智能家居传感器大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伪智能大行其道,谁赚走了快钱?

什么样的产品是伪智能?所有仅内置无线网络模块便声称智能家电的产品都是伪智能。比如,市场上大多数智能电视都是伪智能,或者说它的智能化程度还处在非常低的阶段。只不过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手机操控、内容共享,把原来的传统遥控换成了手机遥控,在真正的体验上并没有太多智能化的改变。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空调、空气净化器上,以空调为例,包括市面上新推出的智能空调,它只是在传统空调技术升级的基础上添加了智能模块,而这个所谓“智能”的最大卖点也只不过是实现了智能手机的远程操控,即便是语音操控也只是非常基础的智能操控技术。但是你会看到这类单品在市场上依然有较大的消费人群。因为在智能家居发展初期,智能的噱头的确能够迷惑不少消费者。

此外,还有一种伪智能叫为了智能而智能,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完全不对称。比如现在一些做“智能门锁”的厂商,在锁内置入wifi模块,用手机控制门的开关。试想一下,在你出门时或者回家时,人已经走到门前了,何必再掏出手机来开门,钥匙或者指纹不是更方便吗?所以说手机操控门锁基本上是个伪需求,所以才出现伪智能的产品。但是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概念还一知半解,很容易被这些概念绕进去。

互联网企业走的是资本路线,靠概念和股市吸引风投,靠低廉价格战略市场,而非靠产品本身赚取利润。以包装出的概念打造单品,很容易便能够赚走消费者的钱。但对智能家居行业来说,这些钱都是“快钱”,长远来看并不利于行业发展。“如果我们为了赚钱,同样可以根据市场热销的产品推出相应的产品,但是我们没有,而是踏踏实实做自己想做的产品。”RICI的创始人童辉如此说道。

如今,智能家居领域的参与者众多,若想从中分一杯羹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既自己在这条产业链中该扮演何种角色。RICI这样的以产品核心的企业如果跟资本运作的互联网企业展开竞争,难免会陷入价格战的陷阱,完全没有胜出机会。而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升温,以软件服务和数据为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们也相继加快布局。那么,目前智能家居市场都有哪些玩家?

都有谁盯上了智能家居这个市场?

首先以家电制造为主的传统家电企业是这个市场的最大玩家,它们的玩法是以生产销售白电获取硬件利润为主,他们的优势在于家电制造技术和成熟的供应链,抓住传统家电向智能家电转型这个契机对它们而言十分重要。他们的劣势在于缺少白电之外的智能家居模块支撑,包括灯光、环境、安防、应用系统,因为仅靠相互独立的家电无法支撑起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所以对于传统家电企业而言,比产品的智能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家电通过系统化的模块设置整合到智能家居互通互联的生态中。方案有二:一、自主研发生产。海尔在推U+计划的同时也推出过一套名为Smartcare的智能家居套装,包括红外传感器、门窗磁感器,配合其家电使用。二、收购或者与RICI这样的智能家居方案解决商合作。两种方案各有利弊,但是个二选一的必选题。

其次,以大数据和软件服务能力为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当然也包括小米。它们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背后的大数据,以及云服务能力。其劣势在于缺乏研发生产硬件的能力,比如小米,它自己不可能去独立研发一台空调,而是也只能是与美的合作的方式。

互联网企业玩的是生态,想做的是标准。包括微信提出的智慧生活平台,它本身没有任何服务能力,只提供一个接口和平台,用户基数在那儿,标准制定好了,具备服务能力的商家自然会被吸引进来,之后在服务和交易中产生的数据,又可以被用在精准信息推送等增值服务上。比如它监测到用户的灯泡亮度有问题,可以提醒用户更换并推送相关产品信息。但在智能家居领域,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具备制定标准的能力,由于缺乏硬件支撑,互联网企业的所谓智能家居布局也还停留在构想上。

最后是智慧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这类企业既不具备研发生产家电的优势,也不擅长软件服务,但是在智能家居链条中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像RICI就应该被划归到这个范畴。首先他不可能去生产家电,其次它也不可能像互联网巨头一样去搭建一个标准化的平台,但它的优势在于通过智能化的模块,比如智能开关、传感器、控制终端将所有独立的智能家电进行互通互联,实现真正意义上智能家居。

另外智慧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与传统家电制造商和互联网企业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合作的基础大于竞争。与家电制造商的合作既可以是定制化的智能模块生产,也可以是技术上的支持。在云服务上又可以与互联网企业进行软件和数据上的合作,RICI本身也搭建了自己的云系统,并推出了APP,但童辉认为,基于云的大数据服务是未来需要重点去做的事,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实实在在地把这些产品落地。

原标题:智能家居概念很火 为何落地却很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家居查看更多>传感器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