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三亚新电网建设提升用电保障能力

2015-07-13 17:18来源:三亚日报作者:乔亚楠关键词:电网建设用电需求三亚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B

调整施工计划 缩短停电时间

在整个电网的建设工程中,崖城站至大茅站220千伏线路工程作为西南电厂配套送出工程一条重要联络线,是220千伏主网双环网的构成线路。三亚供电局基建部专责苏贫生介绍说:“要想让崖城站的出线接入大茅站,就要将大茅站现有的4个220千伏间隔依次向右重排,所有出线要全部平移。”而大茅变电站是我市仅有的两个220千伏变电站之一,承载了三亚市区近一半的负荷,大茅站的任何一次改造施工都面临着市内大面积停电和电网架构薄弱的双重风险。

而且,在崖城站施工期间,全省都面临着严峻的缺电形势,在炎热的天气下实施错避峰用电对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大茅站改造成为了风险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环节。为此,海南电网组织召开了5次专项协调会,将一个施工难度小但是对社会用电造成很大影响的施工方案,分解成了过程复杂、难度大,但是对社会用电影响较小的施工方案,尽最大努力保障电力供应。大茅站改造的施工方案分成了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的施工过程紧凑而缜密,每个阶段之间只留出一天的时间裕度。同时,三亚供电局联合政府单位大力宣传错避峰用电,历经错避峰停电17天,最终按时完成大茅站改造,顺利将崖城变电站出线接入大茅变电站。

特别在崖大线最后10公里建设过程中,为减少我市的停电时间,三亚供电局大胆提出同塔架线引流方案,将原本8天才能完成的工期压缩至4天。使得停电负荷从原来60%降至了20%,停电时长也减少了4天。但是4天的工期内五支施工队伍同时开展施工,新立开接塔、单边挂线工程、地线连接等多个施工面同时开干,一次工程、二次工程、通信工程多个专业相互交织,其难度不言而喻,每个角色必须紧密协作,每个环节必须严丝合缝。如果继电保护的拆装接出问题,或者开接塔没有及时立起来,再或者挂线没有完成,一个施工面的延误,都会导致整个工期被延长。在供电局各部门的配合默契下,整个施工过程安全高效,从未发生安全和工期延误事件,让各项建设工作得以按计划完成。

C

作为重要输电枢纽 满足三亚用电需求

据悉,在220千伏崖城变电站投产前,三亚市电力供应枢纽站仅为220千伏鸭仔塘变电站和220千伏大茅变电站,且分布在三亚市中部和东部,西部地区没有220千伏变电站作为电源支撑,造成三亚市西部网架结构可靠性不足。一旦变电站或线路故障,极有可能造成三亚市西部片区大面积停电。特别是随着崖州区南山创意产业园区内多个产业项目及三亚渔港码头等重点项目对电力需求激增,原本负责崖州地区供电的110千伏保港站已经达到了供电上限,不能够满足我市西部区域各个重点项目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

原标题:新电网建设提升用电保障能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建设查看更多>用电需求查看更多>三亚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