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科技一直与人息息相关,事实上,人体本身便是一台复杂的“机器”,不断获取和释放能量,这种机制甚至有望影响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
众所周知,锂电池技术几乎已经发展至尽头,无法进一步满足人类的需求,而科学家们则在积极研发新类型电池,可能是石墨烯、太阳能、声动力、硅钠或是其他有机物,尚未有一种定论。研究人员也发现,由于人类每天会释放2000到2500大卡热量,足以为一些电子产品供电,所以“生物燃料”也成为了未来电池发展的一个方向。
一. 器官发电
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耳蜗内包含一个微小电压,称之为“蜗内电位”(Endocochlear Potential),可将压力转换为电脉冲。理论上,其功率完全可以为微型助听器等设备供电。
2012年,美国麻萨诸塞州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块指甲大小的能量收集芯片,并植入豚鼠内耳,每分钟可产生1毫微瓦的电力。虽然电量较小,但高输出功率的芯片已经投入研发,未来可以通过植入听力障碍患者的耳部,为其助听器供电。
二. 压电及热电材料
人体像是一台机器,几乎在不断工作发出热量,比如肌肉运动、心跳、呼吸等等。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最为有效且简单的人体发电方法,便是通过人体运动产生的电能,称之为“压电发电”。在鞋子底部集成压电材料,便可通过人类的行走运动持续产生电能,2013年一个中美研发小组通过压电纤维收集志愿者行走时发出的能量,可产生30盏LED灯照明;而志愿者穿上压电纤维制作的衣服,然后正常运动,能够在几小时内将锂电池充满电。
除了压电技术,热电发电也是一个极具前景的生物发电技术。今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合作开发的热电织物,可以从人类皮肤中吸取热量,并转化为电能.
三. 体液发电
人体的三分之一是由水组成的,这也意味着人类的多种体液也充满价值。虽然血液发电听上去有些令人惊恐,但其蕴含大量的能力,不过目前的测试仅限于小白鼠,人类血液发电似乎还很难实现。
当然,我们还有汗水、泪水甚至是尿液可以使用。首先,汗液中蕴含了丰富的乳酸,可以用于发电,2013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创造了一款汗水发电设备,志愿者将其佩戴在手臂上运动20分钟,汗水转换为电能,可为手机等移动设备充电,证明了该技术的潜力。
其次,泪水中包含葡萄糖、乳酸、抗坏血盐酸等物质,也可以成为优秀的燃料。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创建了一款智能隐形眼镜,可通过泪水供电。
人类排出的尿液,实际上也具有很大价值。比尔˙盖茨基金支持的英国布里斯托机器人实验室,制造了一套以尿液为原料的生物发电系统,通过分解尿液中的微生物产生电力,相比其他类型的废物更加高效。也就是说,在公共厕所中集成该系统,尿液所提供的电力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电网压力,极具发展空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万元/吨后,碳酸锂价格还在更剧烈地下跌。5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跌1400元/吨,五一节后三日降幅超1800元/吨,现来到6.5万元/吨的关口。而期货价格已经跌破6.5万元/吨。5月8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6.3万元/吨,刷新历史最低。此前,7万元/吨被业内视为碳酸锂价格的成本线,但即便在目前击穿成本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日前,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配套堆渣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信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达110亿元,于2022年5月正式签约落地南漳县,项目分两期建设,涵盖硫磺制酸、湿法磷酸、磷石膏处理、合成氨等装置,一期和二期产能叠加后将实现年产磷酸铁20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锂离子电池征收64.5%综合关税,并计划于2026年进一步上调至82%。这一系列关税举措可能彻底颠覆电网规模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对储能系统开发商正在推进或未来规划的项目发展前景蒙上阴影。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组件也受到了影响,从中国进口的多晶硅、硅片和光伏面板需缴纳60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统计显示,2025年,纳入EVTank统计范围的140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有77家公司单独披露了2024年度ESG独立报告,仍有63家企业未披露,披露率为55%。表1:2025年度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ESG
目前,沪深51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总体看,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上市公司业绩显现不少亮点。总体业绩韧性显现部分行业表现亮眼从2024年年报看,74%的沪深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天越储能电站项目举行送电投运仪式。该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为规模100MW/50.43MWh的独立混合储能电站。项目依托“绿电+储能”协同优势,采用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技术,参与山西电网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包括50MW/0.43MWh的飞轮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安徽省六安市霍邱永硕储能项目(一期)成功并网发电。作为目前安徽省首座以220kV电压等级直接接入电网的大型储能电站,霍邱永硕项目终期规模达200MW/400MWh,一期建设100MW/2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及液冷技术,具备调峰、调频、黑启动等多项先进功能,日调峰电量可达40万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日前,正泰发布一周热点资讯(2025/4/21~4/25)。荣誉正泰安能、正泰新能获评浙江省独角兽企业4月24日,由民建浙江省委会、浙江省工商联、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主办的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州举办,会上发布浙江省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正泰安能、正泰新能双双上榜,首次获评浙江独角兽企业;正泰安能还
4月21日-23日,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德梅斯特)作为除尘除雾分离行业领域优秀企业,携多项节能环保产品及核心技术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本次展会重点推出废水低温蒸发解决方案、超净排放解决方案、水平衡治理解决方案,展示生态环保环境领域领先的创新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德梅斯
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南都电源全新发布标准20尺单箱8.338MWh储能系统CenterLMax,引领储能行业进入8MWh时代。南都CenterLMax8.338MWh储能系统搭载自研超大容量固态电池。超大容量固态电池带来的能量密度提升,再加上系统的空间极致利用设计和箱内功能结构优化,令该款储能系统
4月9日,正泰集团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电科”)在湖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常生,上电科董事长兼总裁吴业华,正泰集团董事、总裁朱信敏等出席仪式。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攻关与标准引领、检验检测与全球认证、行业赋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发布《杭州市富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征求意见稿),此次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富阳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氢能与储能也被列为未来六大快速发展产业之一,聚焦氢能制备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文章,分享了他们使用一种特定类型的塑料实现更高效能源存储的突破性工作,这种新材料可能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使用塑料。塑料有助于保持食物新鲜和医疗设备的无菌状态,并且为电子产品提供绝缘。事实证明,塑料还可以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包括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抓好能信热电、阳光氢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施2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0万千瓦以上。聚焦未来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储能、
新型储能迎来重大利好!不仅12大技术上榜,还将培育3#x2014;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27年,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此,有相关机构认为,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那么,真锂新媒就带您具体盘点一下,这新型储能1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
尊敬的参展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甘肃省积极
近日,国贸控股集团旗下海翼集团子公司厦门国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贸新能源科技”)与嘉庚创新实验室旗下嘉庚实验室科技产业发展(厦门)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宣布合资公司成立,进军氢能产业领域。国贸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晓曦,中科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
在江湖排名上,这六所高校的电气专业在电力领域享有较高的地位,实力十分强悍。(转载自:电网头条素材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人民日报、各院校官网)电气四虎清华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电机系的一批高校,成立于1932年,清华大学在电气与高压电领域颇有建树,包括了
美国《国防》杂志总结了十大颠覆性技术(排名不分先后)。在全球不稳定的新时代下,这些技术将对军事作战产生重要影响。抗干扰、抗截获能力强的激光通信技术激光通信技术也称作自由空间光学技术,可替代传统的无线电技术,帮助作战人员以难被探测(安全保密)的方式传输大量数据和语音信息。激光通信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98年实现商业应用,近年来进入黄金发展期和成熟期。激光通信技术的优点包括:①使用光脉冲来传输数据,无需绕开建筑物或湖泊、河流、山脉等自然障碍物,数据速率比传统的无线电技术高100~1000倍;②可以解决当前的“频段拥挤”问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政策出台后,全国各地的建筑节能政策纷纷出台,鼓励建筑节能发展,建筑节能技术与绿色建筑也如雨后春笋冒出,下面盘点2013年的十大建筑节能技术。1、德国汉堡建全球首座藻类发电建筑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汉堡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座藻类发电建筑。这座建筑由西班牙工程公司Arup设计,正面的镶嵌玻璃装有生物反应器,内有微藻类。这些藻类能够产生生物量和热量,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此外,这一系统还能为整座建筑隔热保温,隔离噪音。目前,这座建筑的西南面和东南面已安装了129台生物反应器,尺寸为2.5米×0.7米。这些
记者从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东副主委温洋提交本次大会的提案中获悉,利用道路发电既提供了一种节能的发电方式,亦方便在高速公路边上建立充电桩,此举或为推广新能源汽车艰难局面打开“突破口”。据温洋介绍,目前利用道路进行发电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压电技术,将压电传感器铺设于路面的减振层中,将经过车辆的振动能量进行收集并经过电力装置变换转换为电能,通过控制系统提供给道路灯具及其电能存储系统加以利用和存储。二是采用光电技术,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他还谈到,以色列技术研究院下属的一家公司正研究在不影响车子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将运动
步行发电不是什么新鲜事,东京火车站已经进行过3次“压电地板”试验。但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的一种新的步行发电技术,其功率是传统压电设备的上百倍。8月23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登载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TomKrupenkin和J.AshleyTaylor的一篇论文。该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能量收集技术“反电湿润”法(reverseelectrowetting)。该方法能够捕获人类活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该技术一旦成功,人们可大大降低对电池的依赖,通过步行就能给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充
不管你是否承认,目前移动设备如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的最大的软肋就在于电池续航能力。而科学家们正在千方百计改变这一现状。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和澳洲国立大学的研究学者们在创造永续性电池的课题上已经有重大的进展。这个研究团队使用一种特殊的压电性纳米材质和薄膜技术,展示了如何运用机械性压力让压电性薄膜能够产生电力,以运用于广泛使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面。引用主创人员MadhuBhaskaran博士的说法,他解释整合性压电技术如何结合到运动鞋替手机充电,让笔记本电脑通过打字充电,或甚至运用利用血压转换成心律调节器的电源。该团队还提到如何将这项整合技术运用到触控屏幕
加速度、振动、速度传感器是运动测量中的三种主要传感器,2000年该市场市值为7.9亿美元,预计其未来发展速度不会很快,。然而,其稳定而强劲的增长势头表明其市场规模将会攀上新的台阶,预计到2007年有可能达到11亿美元,增长率由1998年的3.5%将慢慢增长,到2007年达到5.3%。目前该市场的主力企业有三十几家,其中前五名公司即占据了31.3%的市场份额。 而这种传感器的主要用户则来自汽车、工业、航空三大产业。这五家企业是Endevco占13.6%,WilcoxaResearch占9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