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能源互联网筑力全球梦 智能电网迎发展新跨越

2015-07-23 09:11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风电试验基地,具备开展低电压穿越试验、电网适应性检测、风光储联合运行研究等综合能力,为提高我国风电自主研发能力、规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际能源署高度关注和认同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理念,愿意共同推动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7月22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国际能源署宣布,双方将共同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联合工作组,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深入开展联合研究与合作,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电网在能源发展中大有可为——访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部负责人保罗˙弗兰克尔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致力推动低碳发展,这将带来世界能源格局的大变革。”气候变化将给能源行业带来怎样的震动?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国际研讨会一开始,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部负责人保罗˙弗兰克尔就抛出了这个问题,并引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1次缔约方大会的相关数据:到203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能源供应是由低碳能源结构组成的;

未来的15年,新增的60%新能源将会是可再生能源,其中三分之二的增长量在中国、欧盟、美国和印度。

讲完这些,当听众还沉浸在思考中时,保罗˙弗兰克尔又神秘地笑笑:“可再生能源的可发利用,万里长征才刚开始。”

接下来,保罗˙弗兰克尔向大家展示了几张图表,阐述了IEA对未来世界能源发展的预测与展望。他指出,从2000年到203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然持续上升,如果想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转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预测,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2013年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增速将达到45%。到2020年,世界26%的电能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2020年,经合组织国家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发电结构将会出现显著差异。在经合组织国家,低碳经济成为能源发展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其80%的发电量来自于新能源,但也面临着国内能源需求增长放缓的市场瓶颈期。而在非经合组织国家,因为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的需要,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增速也达到35%,随着其整体用电需求的突飞猛进,新能源的发展仍有巨大潜力。

保罗˙弗兰克尔认为,随着水电、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融资的机会也会越来越高,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开始下降。这也为未来各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场能源革命是必须的。”今天,世界能源结构依旧是化石能源主宰,占比68%,可再生能源只占20%。而到2050年,IEA的能源结构愿景,是化石能源只占12%~20%,而可再生能源占65%~79%。“这将对人类生活环境、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变化还有空气质量等起到决定性的、革命性的作用。”

当然,保罗˙弗兰克尔并不认为可再生能源开发是一蹴而就的,肯定会面临诸如技术突破、安全性、能源传输等一系列挑战。“但我相信这一切只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就是可行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