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政策连续发布+充电设施逐渐完善 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5-07-27 13:18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作者:于大勇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除《通知》外,今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还联合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并在7月10日起开始正式实施。崔东树表示,该《规定》较之前的意见稿,对企业在资质上要求有所降低,这样做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此外,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也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一发展领域作为重点。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工业、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此后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标准法规体系,提升检测评价能力,加强产品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制度和汽车产品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准入条件、认证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加注技术和设施的相关标准。”同时,将“通过税收、补贴等鼓励政策,加强混合动力系统的规模,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认为,一系列政策的发布表明,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并具有可持续性。“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群)仅88个,而其他地区则缺少相关政策支持。我建议,政府在市场推广政策上应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售范围扩展到全国,让整个市场的潜力完全释放出来。”

充电设施建设或将发力

虽然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成绩喜人,但与汽车市场1000多万辆的总销售量相比仍占很小比例。业内认为,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公共充电设施相对缺乏,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配比远没有达到标配。“用户往往担心充电设施不足,造成‘里程焦虑’,从而打消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念头。”

“目前,解决的办法是在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和政策上给予更有力度的支持,比如消防、电力、物业以及各相关部门间,如何有效地配合消费者安装充电设施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志勇表示,公用充电设施由政府统筹,建设相对容易,但充电桩入户,具体到各个物业,并没有可遵循的条文,因此实施难度较大。“加之如果某一住宅区内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较大,电力设施能否顺利运行,这些掣肘都需要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加以解决。”

据了解,充电设施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主要表现在充电网点铺设不合理、不同车企的接口不兼容等。“对此,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近日公开表示,该规划正式命名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南》,该项规划的出台无疑为国内的电动汽车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童光毅还透露,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以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为预判,计划到2020年充换电站数量将达到1.2万家,充电桩达到450万个。

“为配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南》的出台,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也联合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导意见》,该文件将会由国务院正式发布。”童光毅表示,除政策支持,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未来还将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意见,成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联盟,“抱团”推进基础设施在全国各地的建设和应用。“相信随着政策法规的不断支持、完善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联盟的共同推进,我国电动汽车的使用现状将会得到明显改观。”

延伸阅读:

【福利】电动汽车真的好吗?全面解析电动汽车使用成本

原标题:多项政策助力 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