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典型案例(3个火电项目案例)

2015-07-27 18:13来源:国家发改委关键词:国家发改委火电项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运作模式

(一)企业改制

改造后,渭南市天然气公司由市属国有独资公司转变为省属国资控股,省、市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从管理上实现了对当地国有垄断性企业的改制,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二)重大项目投资模式

企业改制为创新渭南市天然气设施投融资模式创造了条件,后续推进了一系列项目,主要项目有:

2008年11月,渭南市临渭区新型工业化管理办公室与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建设投资合同书,同意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在渭南市临渭区新型工业项目区投资建设天然气配送项目(现更名为经开区天然气利用工程)。

2013年4月,临渭工业集中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签署渭南市临渭工业集中区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投资合同书。同意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渭南临渭工业集中区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在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协助办理投资项目的有关法定许可手续,由“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特许经营,经营期限30年。

2013年4月,华县瓜坡镇人民政府与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签署渭南至华县瓜坡城市气化工程项目合同,同意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在陕西省华县建设渭南至华县瓜坡城市气化工程项目。

其中以临渭工业集中区天然气利用工程为例,合同约定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按规划自费为园区敷设天然气管网,建设企业从园区企业及居民用气使用费中获取利益。

(三)政府履约情况

1、积极与省市发改委、省市地税局沟通协调,取得国家鼓励类目录企业确认批复,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减10%的政策,四年共为公司节约税金约450万元。

2、2013年获得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新型复合材料在城市燃气重难点防腐蚀领域的综合应用。

3、在项目手续办理中,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工程处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公司免除工程挖掘费、占道费等,支持企业发展。

(四)企业履约情况

1、改制以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作,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法人负责制,责、权、利明确,透明度高,灵活性强,内部规章管理制度健全,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良好。2014年销气量9445万立方米,五年增长249%;累计发展居民用户11.5万余户,五年增长74%;利润总额2350万元,五年增长312%;日最高供气量85万立方米,五年增长372%。这些数据大大增强了广

大职工对公司改制后继续发展的信心。

2、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自改制以来先后投资9000万元建设渭北经开区、重点乡镇华县瓜坡镇、高新区渭临经济合作区、南塬临渭工业集中区天然气气化工程,建成经开区天然气门站、华县瓜坡镇天然气门站及配套中压管网60公里。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以渭南市区为中心,向周边工业园、重点乡镇辐射格局基本形成,为周边区域经济、环境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借鉴价值

(一)实施效果

企业旧貌换新颜。改制前,由于企业收入仅够保上游气款和职工工资,办公环境差,领导班子虽然努力改变原有状况,但由于底子薄和融资困难,一直不理想。改制后,在股份制企业灵活快捷的决策机制和强大的资金流支持下,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定完善企业标识、内部刊物、用户手册、劳动工装等具有独特内涵的标志,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使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成为渭南市企业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努力改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积极与各级政府、行业主管、合作伙伴、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建立诚信、沟通、合作、互助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经营发展创造条件,实现公司安全长治久安、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被确定为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被评为“渭南市市级文明单位”,被评为“陕西省纳税信用等级A级纳税人”,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客户服务部荣获渭南市“青年文明岗”称号。

全面实现“煤改气”。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专项行动计划,改善渭南城区空气质量,解决渭南城区集中供热设备陈旧,故障率高这一“老大难”问题,渭南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同市政府、市住建局、市环保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调整渭南市集中供热发展思路,实施以高效环保区域天然气锅炉房为主体的煤改气集中供热体系建设,解决渭南城区群众冬季采暖问题。根据市政府有关渭南城区集中供热煤改气专题会议精神,公司承担渭南城区市政集中供热区域“煤改气”气源保障落实工作,投资1000多万元,对站区调压设施、供气支路及中压管网优化改造,建成一个完整的配套体系。改造完成后,中压管网供气20年不落后,供气能力由原来的日供气60万立方米增加到120万立方米,确保了高峰用气以及“煤改气”供气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发改委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