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市场正文

智能电网本质分析

2015-07-29 06:2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王志轩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网特高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将支撑方法包含到扩展定义。为了实现智能电网的功能,智能电网必须由“硬件”及“软件”两个系统构成,只有其中之一都发挥不了智能电网的基本功能。支撑智能电网的硬件及软件,既包括与电网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自动化技术、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不同电压等级的坚强输电网络,也包括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说,硬件支撑系统像人的感觉器官及执行器官,而智能化决策支持软件系统像人的大脑,电网的“自主优化运行”是硬、软件系统联合运行的结果。因此,现在一些没有决策系统支持的所谓智能电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电网,而只是一个“摆设”。由于支持智能电网的软件与硬件都在不断发展,如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智能电网的发展必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即由初级到中级,再向高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不成熟的软、硬件技术或者设备,并不一定是智能电网的必备条件,如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并不是智能电网的必备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智能电网概念模型及拓展可用表2表示:

从以上概念模型可以看出,从最上层的目的层至概念内涵层,主要是分层表述智能电网做什么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目标、规划、路线、内容、政策、规则支撑;而从最下层的平台层至概念内涵层,主要是基于什么样的平台、基础技术和核心专有技术支撑。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智能电网及与之相关的各要素之间形成不同层面的相关配套、支持的闭环关系。根据以上概念模型,可以图中概念内涵为依据,按概念拓展的1、2、3对应的内容组合成不同形式的智能电网拓展定义。即可以从目标规划、体制机制上拓展,也可以从核心技术、基础技术上去拓展,也可以结合不同的需求拓展。但不管如何拓展,都是在基本定义的基础上的拓展。可以有以下几种拓展:

原标题:智能电网本质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