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市场正文

智能电网本质分析

2015-07-29 06:2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王志轩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网特高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从表中所列的智能电网需要的技术手段和达到的目的来看,美国的定义中没有表述,中国方面则分别有较为细致的表述。从定义的要求来看,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已经不是定义的本身。国家电网的表述侧重于对坚强智能电网的描述,《意见》侧重于表述智能电网的功能和采用的技术,这种区别更加体现出中国在建设智能电网方面的重点和任务。显然,研究智能电网的目的是为了建设和应用智能电网,所以中国对智能电网的描述充分反映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导向。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对智能电网的定义中包含的基本要素及内涵基本相同。用此归纳分析方法分析其他形式的定义或描述时也不难看出,大部分国家及组织所提出的智能电网的内涵也是基本相同的。定义的不同,除了文章开头所分析的3种分歧外,主要体现在对智能电网特征的抽象定义的文字表达上。

智能电网的普遍定义及概念拓展

智能电网的普遍定义:

综上分析,笔者给出智能电网的定义是:能够监测分析客户、电网设备及网络节点上电力流与信息流,控制电力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实现电网自主优化运行的新型电力系统。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是在智能电网定义中的“客户”及用户具有模糊性。不仅包括传统的电力用户、发电厂,也包括供、用经常转换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客户,分布式发电、用电客户,储电设备等。只要在电力网络上,且具有电量和信息流动的设备都可被视为智能电网的电力客户。二是智能电网的主体“新型电网”(是什么)范围扩大,但仍然是具有物理网络特性,网络之外的系统或设备不属于智能电网的范畴。三是电网所监测、分析、传输的不仅是物理的“电能”还有“信息”(做什么),且电能与信息在电网与客户之间是可以“双向”流动的(做到什么程度)。四是控制电网节点上的电力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 “自主优化”电网运行。无论局部还是整体,凡是能够满足(符合)这些要求的就是智能电网,否则就不是。英国《卫报》网站6月22日撰文提出:智能电网就是把电力网络数字化,数据的流动与电流变得同等重要。依靠家里和办公室装配的智能电表和其他智能设备,智能电网能够使电力公司实时了解电能是如何以及在哪里生产和消费的。这时电网技术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的双向流动来平衡电力的供需环节。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动真正改变了电网规则。这是对智能电网本质的一种通俗解释。

定义的拓展:

以上定义显然不能为建设和应用智能电网提出更多的信息。通过对定义进行拓展,可以较好地解决应用的问题。定义拓展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从目的性方面展开,即“为什么”发展智能电网;另一方面从以什么样的技术来支撑智能电网,即“怎么做”才能实现智能电网功能。

将价值目标包含到扩展定义。在基本定义中并没有涉及“为什么”的价值目标内涵,这是因为价值目标不是智能电网的本质。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的功能和价值在于使用者在什么阶段解决什么问题。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甚至客户所面对的问题不同,智能电网的功用也是不同的。但智能电网可根据需要,满足全社会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节能环保、电力市场化发展目标,满足电网安全性、经济性目标,以及满足电力生产端及用户端对电能质量、方便性、经济性等各种单一目标或者综合优化目标。

原标题:智能电网本质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