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报道正文

【工程纪实】特高压三大直流“西电东送”运行纪实

2015-07-30 09:15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张超义 许鹏 孔雷关键词:特高压输电工程西电东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天候守护电网大动脉安全

6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组织召开了2015年三大直流满负荷输送暨跨区电网迎峰度夏运维保障启动会,深入分析三大直流满功率运行存在的风险,对三大直流运维保障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加强线路隐患排查治理与测温测距,全面落实防山火、防雷击、防汛、防外破等措施,建立并完善护线机制皆成为重点内容。

7月16日,在湖南瑞塔铺乡潮水河村泥秋湾组,女护线员钟桂花攀上山顶,巡视特高压锦苏线1841号塔和相距不远的复奉线1227号塔。钟桂花所在的桑植巡检站,在负责的特高压线路沿线聘用了80多个群众护线员,发挥他们距离线路近、熟悉线路附近地理情况、与线路周边居民熟悉等优势,协助运维员工守护线路安全。这天,当钟桂花来到复奉线1227号塔下时,她惊奇地发现塔下竟有七八个人。原来,当时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正在现场检查特高压直流线路的运维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网湖南电力运检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组建了跨区直流线路运维管理工作组,全面开展三大特高压直流线路巡逻式督察;建立完善的护线网络,形成以设备主人为管理主体,护线员、信息员、属地责任人、乡镇设施保护责任人、村山火防护员辅助配合的“1+5”护线网络;针对防山火、防外破、清树障等重点难点工作,在重要区段的线路上装设山火实时监测设备、组织防山火演习、建设运行特高压气象站点……形成了守护电网大动脉的安全网络。

7月17日10时30分,在湖北省阳新县三溪镇冠塘村外,一架无人机盘旋在高高的特高压复奉线2249号塔上方,检查金具、绝缘子和线路上的间隔棒。来自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的王明和3位同事站在路边,聚精会神地操作着无人机。毒辣的阳光火一样射在他们的背上,汗水在工作服上印出一大块。王明说,在特高压直流线路满负荷运行期间,他和同事每天要巡视15基塔,利用无人机可及时发现塔上的明显缺陷。

在不远处的锦苏线的一基塔下,运检员工刘凯和同事正举着红外测温仪,对杆塔关键部位进行测温。刘凯说,夏季气温高,加上线路满负荷运行,杆塔一些部位会热胀冷缩,用红外线测量,可及时发现肉眼不易看到的小缺陷。这些天,他们加大监测力度,平均每周测量一次,而在平时只需每月测量一次。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还加强了对116处线路交叉跨越区段的监测,在重要路段设置限高架,防止车辆碰撞线路,并在线路附近的施工工地派专人24小时蹲守,保护线路安全。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运检部负责人介绍说,特高压线路运维中,输电通道中的防山火、清理树障是个大难题。该公司不断加强特高压输电通道属地化运维管理,提高跨区线路通道的运检绩效和安全水平。

在复奉线2249号杆塔下,原来杂草丛生的山岭被农民修出了一层层梯田,上面种植着低矮的油茶树。黄石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曾国说,推行特高压线路通道属地化管理后,该公司在清理通道树障时采取分区、分类、分村、分组的“四分法”,提前清除山火隐患。其中的分类法就是对树障种类区别对待,建议农民种植低矮的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减少树障隐患、降低发生山火的可能性。该公司在迎峰度夏期间,确保特高压线路每基杆塔“有所属、有所护、有所管”,提前梳理重要的风险因子,实施防外破源头治理,创建运维网格信息平台,推行标准化巡视,并加强与政府部门联动,建立群众护线驿站,确保特高压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原标题:特高压三大直流“西电东送”、迎峰度夏满功率运行纪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电工程查看更多>西电东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