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为贯彻落实中发9号文件精神,响应国家能源局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山西电力体制改革步伐,形成电力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8月3日举办了“能源讲堂”第十三讲。
宣讲专家从2002年的国发5号文开始,围绕为什么要进行电力体制改革,改革的历史沿革和效果评价,新常态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等,结合自身体会和工作实际,从国家层面专家角度对中发9号文进行了权威、翔实、深入的解读。
参会企业表示,山西能源监管办自2013年以来,通过“能源讲堂”的形式,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在这里宣讲,免费为全省能源行业近1400余名代表进行政策答疑和解读,技术交流和探讨,加快形成电力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是创新监管模式、真诚服务企业的实实在在做法,更帮助企业主动参与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和做法。
会后,山西能监办主要领导就山西在申请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派出机构如何积极建言献策和奋力作为,提出具体要求和安排部署,助推山西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步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第10年。10年来,我国构建起了崭新的电力市场格局,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初步建成省、区域、省间高效协同,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已经形成,中长期交易实现常态化开市,电力现货市场建
2025年3月15日,是我国新一轮电改的十周年。新一轮电改开启十年来,我国整体建立了初步的输配电价制度,奠定了发用电直接见面的制度基础,新能源和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改革推动80%的装机容量进入市场、80%的用电量进入市场。多个地区电力现货市场机制形成雏形,国内29个省和地区开展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202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电力行业的系统性变革,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理念,重构电力行业的运行逻辑。十年间,市场交易规模倍涨,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初步建立,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雏形初现……一系列成果凸显出我国电力体制改
2015年3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9号文),一场电力领域的深刻变革就此拉开帷幕。十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从理念到实践,从局部探索到全面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构建起了崭新的电力市场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市场化交易
新电改10年成绩单一图了解!
今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印发十周年。十年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遵循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全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
市场动态2025年3月15日,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十周年。自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中国电力行业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构建了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动了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来源:微信公众号“售电星星”作者:莫岭)一、十年改革的核心成就1.市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部署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任务。10年来,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亿千瓦
2015年3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新思路。十年的时间过去,现在我国80%的发电装机容量参与市场交易,工商业用户电价随供需波动,新能源消纳能力大幅提升,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翻天覆地
2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蒙西电力现货市场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的通知》,宣布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在连续结算试运行32个月后,于2月24日转入正式运行,成为国内第五个转正式运行的省级现货市场,标志着蒙西电力市场建设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2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新能源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达517亿千瓦时,突破500亿千瓦时大关,达到“十四五”初新能源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257亿千瓦时的近2倍。新疆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量消纳,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疆作为我国重要
贵州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工作部署,积极稳妥推动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公平、有序、规范开展。贵州电网公司以服务全省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为出发点,研究制定增量配电改革项目分类推进策略,配合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建立了“申请—评估—征求意见—备案”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退出机
新年新气象。2025年1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官方网站发表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文章,明确“公司建立增量配电改革常态长效机制,全力支持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并积极研究虚拟电厂、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经济技术特性和商业模式,引导更多主
“双碳”背景下,奈曼旗依托风光资源优势,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为抓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电力系统,降低企业综合用能成本,着力破解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的困扰,探索形成以“绿”为底塑优势、以“绿”赋能促转型、以“绿”壮链增后劲的蝶变升级新路径。一、绿电直供降成本,增量电网“
12月26日,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晓源、王坤带领发展、营销、平房供电公司等多个部门来到平房区,主动就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展开精准对接。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王涛主持会议并参加座谈。会上,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听取了哈南云计算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推进情况介绍,双方就配电区域
12月20日,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增量配电发展研究白皮书》,向全社会报告我国增量配电改革最新进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试点项目217个,占试点项目的47%。其中,第一批试点已申请80%,第二批试点已申请49%,第三批试点已申请48%,第四批试点已申请38%,第五批试点已
12月20日,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增量配电发展研究白皮书》,向全社会报告我国增量配电改革最新进展。(来源:微信公众号“配售电研究中心”作者:中心小秘)确定供电范围试点项目249个,占试点项目的54%。其中,第一批试点已确定91%,第二批试点已确定60%,第三批试点已确定54
12月20日,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增量配电发展研究白皮书》,向全社会报告我国增量配电改革最新进展。(来源:微信公众号“配售电研究中心”作者:中心小秘)确定项目业主试点358个,社会资本控股项目(318个)占比接近九成。其中,试点主要以社会资本参与为主,电网企业和地方
12月20日,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增量配电发展研究白皮书》,向全社会报告我国增量配电改革最新进展。公开招标和竞争性磋商是试点项目主要招标方式,占比超过确定业主数量的九成。其中,试点优先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业主的占68%,采用竞争性磋商的方式确定业主的占24%,公开
12月20日,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增量配电发展研究白皮书》,向全社会报告我国增量配电改革最新进展。国家五批次共批复459个试点,河南试点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第一批94个,第二批88个,第三批114个,第四批84个,第五批79个,五批试点分布在全国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
2015年电改以来,国家多次发文推动增量配电改革,先后公布了5批459家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但从实施效果看,渐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势,根源还是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达成共识。(来源:微信公众号“晓盼说事”作者:刘晓盼)一是改革思路,所谓增量配电,沿袭的主要还是2002年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有关工作部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11月2日,湖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带队赴长沙高新区增量配电试点区域的供电主体单位湖南麓新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现场调研。
7月20日,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巡视员鲁由明带队到山西能源监管办调研,就能源一体化平台建设及山西办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沟通,山西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上,首先由山西能源监管办能源一体化平台开发公司对行政许可系统的主体构造、与能源局资质系统的数据上报、系
9月26日上午,山西能监办与省发改委研究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审批核准及山西电网规划有关问题。双方就山西低热值煤发电路条项目的容量规模、热值范围、炉型选择、电源布局等情况,以及电量消纳和通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达成基本共识。山西能监办主要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山西能监办主要负责人指出,在规划电源点时应将外送电项目、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有机衔接起来,统筹考虑电源点布局与省内500kV主网架及外送电通道的协调性,避免电网规划建设滞后造成窝电,从而影响到省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