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盛万兴: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展望

2015-08-07 08:09来源:《电气技术》杂志关键词:配电网需求响应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概率方法:概率方法更适于有DG和DER的配电网规划;

考虑不确定性:政策驱动力(补贴或处罚)、监管环境、燃料成本、间歇式发电(可再生能源)、DER的可用性、主动管理的成功度等不确定性因素;

多年度规划:现有网络向主动配电系统的过渡需要多年的时间,多年度规划对于其制定一个发展时间表至关重要。

自动化与信息通信(ICT)规划:实现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配电系统与SCADA、GIS、通信和自动化系统的协调发展。在配电系统规划的同时,考虑通信系统的路径,新建线路时需与通信电缆协同规划。

保护策略设置: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增加系统短路电流水平,一些情况下保护策略需改造。目前大多国际标准规定,在故障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应响应断开,以确保现有保护正常工作,大多数标准对计划孤岛和非计划孤岛均不允许。

修订保护方案,考虑主动运行因素,使保护装置能与变电站通信,以避免DER的意外孤岛运行和不必要的断开;对保护系统进行仿真,以抓住网络重构和特殊孤岛运行情况下可靠性改进的机会。

(2)先进运行控制与管理技术——高级量测

高级量测体系(AMI)是一个用来量测、收集、储存、分析和运用用户用电/用能信息的完整网络处理系统。

(3)先进运行控制与管理技术——信息通信

其关键技术是:开放式通信体系;多种通信方式的一体化组网技术;低成本、高可靠分布式通信技术;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

(4)先进运行控制与管理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

并网对象是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和EV充电站(桩)。并网技术是双向保护、功率平衡、稳定控制、电能质量和虚拟电厂。

(5)先进运行控制与管理技术——主动管理

主动管理是通过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和主动控制,实现分布式发电、储能和柔性负荷的主动管理,加大配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提升配电网资产利用率,延缓配电网升级投资,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原标题:盛万兴: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查看更多>需求响应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