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放射性真的很可怕吗?---从切尔诺贝利事故谈起

2015-08-07 10:26来源: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键词:切尔诺贝利事故核安全核辐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其实人类与辐射早已共同存在于宇宙和地球上,人类一直生活在天然电离辐射的环境中。

天 然辐射主要有三种,宇宙射线,陆生辐射源和人体内的放射性元素,它们对人体造成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是辐射源在人体外造成的,而内照射是由于人们食入或 吸入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放射性气体,如氡的几种放射性同位素)造成的照射。天然放射性对人体造成的公众年平均剂量,在正常本底地区为2.4mSv(毫希伏)。在高本底地区约在10~20mSv.

世界上有不少高本底地区,如巴西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印度的喀拉拉邦地区。我国广东省阳江就是高放射性本底地区。为了了解放射性高本底对当地人群的健康到底有何影响,从1972年起,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的魏履新研究员为首的一批科研人员,就开始对阳江地区进行了长达27年的辐射流行病学调查。1972~1986为第一期15年,1987~1998为第二期12年。累计观察了125079人,共计1992940人年的癌症死亡率资料。结果表明,在比天然放射性本底高3倍的广东阳江高本底地区的全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1.00,与对照地区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不同剂量组及其部位别的癌症死亡相对危险也均没有发现与剂量呈一致性变化趋势。全部实体癌的超额相对危险系数,在整个高本底地区估算为-0.06。其结论是高本底地区未发现癌症死亡增加,也未发现高本底地区有与辐射相关的部位别癌症死亡的增加,相反存在高本底辐射刺激免疫功能增强的趋势。

可不可以这样来看待放射性,放射性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可怕,在长期低剂量的刺激下,可能对人体的健康还有好处呢!人们完全没有必要谈“核”色变。

当今我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CO2排放,正在大力开发少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其实核能也是一种少污染的清洁能源,我国核能发电在全国的总发电量中所占比例很低,目前还不到2%,开发核能发电在我国大有可为,按照我国“核电中长期规划(2005-2020)”的要求,到2020年,核电的装机容量要占全国发电量的4-5%。对于发展核能过程中可能碰到的辐射照射,只要按照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制定的辐射防护三原则就行,即“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个人受照剂量的限值”。

燃煤电站除了增加CO2的排放,污染环境之外,在我国,煤的开采代价也很高,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从1992年到2001年的十年中,我国每生产一百万吨煤的死亡率是4.99,是印度0.5的10倍,是美国0.04的100多倍。单单在2004年,我国因煤矿的矿难事故就死了6027人,远远超过了切尔诺贝利事故最终可能由于核辐射而死亡的4000人。数据是最佳证明,我们应该大胆放心地利用核能,以造福于人类。

原标题:放射性真的很可怕吗?---从切尔诺贝利事故谈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切尔诺贝利事故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核辐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