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河北省首个特高压工程——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河北段)全面进入架线施工阶段。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特高压架线工程。特高压入冀从蓝图到落地,将会构筑起一张安全、高效、绿色的电网,为河北省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提供有力支撑。特高压将为河北贡献更多的“绿色GDP”。
探访:河北省首个特高压工程全面进入架线施工阶段
7月31日上午10点,在河北省沧州市西崔凡村,国网河北电力送变电工人正在进行17标段特高压架线工程。据该标段特高压总工程师徐银达介绍,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17标段由国网河北送变电公司负责施工,架线工程预计在2015年12月底完工,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跨越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四省(市、区),线路全长730千米,计划2016年7月建成投运。
据介绍,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是2014年首批列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12条输电通道之一,也是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该工程是连接内蒙古能源基地和东部负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工程投运后,将有效地缓解京津冀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满足京津冀用电负荷增长需求、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据了解,未来将有包括锡盟-山东工程在内的4条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4条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在河北建设开工,于2017年全部建成投运。“四交四直”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将大幅增强河北省北部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和消纳能力,在解决雾霾问题、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工程建成后,河北省将新增受电能力2200万千瓦,可减少发电用煤5000多万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对于河北省优化能源布局、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六大特点了解特高压
“特高压技术的优势可以概括为特大、特低、稳定、特远、特少和节约。”徐银达告诉记者,他说出的一串数可以让特高压的优势真真实实地呈现在众人面前。“首先是特高压输送能力大,在1000千伏特高压情况下,输送容量是交流500千伏的4-5倍。一回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接近500万千瓦,约为500千伏输电线路的五倍左右。±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能力可达到640万千瓦,是±500千伏高压直流的2.1倍,是±620千伏高压直流的1.7倍。此外就是降低线路损耗,1000千伏交流线路的电阻损耗是500千伏交流线路的四分之一。±800千伏交流线路的电阻损耗是±500千伏直流线路的39%,是±620千伏直流线路的60%。再有就是改善电网结构,通过特高压实现长距离送电,可以减少在负荷中心地区装设机组的需求,从而降低短路电流幅值。长距离输入1000万千瓦电力,相当于减少本地装机17台60万千瓦机组。每台60万千瓦机组对其附近区域500千伏系统的短路电流约增加1.8千安,如果这些机组均装设在负荷中心地区,对当地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有较大的影响。传输距离远,缩短电气距离,提高稳定极限。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最远送电距离约为500千伏线路的4倍。采用±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使超远距离的送电成为可能,经济输电距离可以达到2500km及以上。”
效益:贡献更多“绿色GDP”
“特高压入冀从蓝图到落地,将会构筑起一张安全、高效、绿色的电网,为河北省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提供有力支撑。特高压将为河北贡献更多的‘绿色GDP’到2020年,河北电网将形成特高压交流和直流相互配合的输电通道,可为河北输送电力2200万千瓦,每年新增受电1200亿千瓦时,减少省内煤炭消费5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500万吨、二氧化硫17.9万吨,能有效地减少雾霾。此外,特高压变电站将为河北的经济社会提供充足电力供应,缓解负荷紧张状况。北京西、石家庄两座变电站容量为12000兆伏安,相当于在河北省建设12个百万千瓦级的火力发电厂,相当于四个西柏坡电厂,约为河北南网用电量的三分之一。”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介绍,特高压输电替代输煤效益大,1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每年从空中输送的原煤相当于70万辆重载卡车的运煤量。促进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和电源投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总投资将近2000亿元,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900亿元,直接带动电源投资约5000亿元。拉动GDP增长增加税收和就业岗位,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每年将拉动GDP增长640亿元,增加税收1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4万个。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消纳,国家电网成为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特高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7年华北电网将初步形成特高压交流网架。京津冀鲁新增受电能力3200万千瓦。每年可以减少发电用煤2亿吨,减排二氧化硫96万吨、氮氧化物53万吨、烟尘11万吨。
河北清洁电力将走出河北,实现“电向远方去”。按照规划,张北-南昌、榆横-潍坊、蒙西-天津南等特高压工程,将河北省北部风电基地、锡盟煤电基地与京津冀及华中负荷中心连接,满足河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开发外送需要,在华北乃至全国更大范围内进行统筹消纳。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只有少量1000千伏交流线路,且都降压运行或用于实验用途,我国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了世界首个商业运行的特高压交流和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建成的“三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全面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国家能源局,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创历史新高。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挑战、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迎峰度夏工程建
日前,±800千伏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咸宁长江大跨越和荆州长江大跨越工程导线防振及测振工作完成。测试结果表明,由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导线防振专业技术团队设计的工程用导线防振方案满足技术要求,防振效果达到预期水平。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也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从2009年呼伦贝尔伊敏换流站—辽宁穆家换流站±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至今,内蒙古特高压及蒙东电网累计完成投资达1795亿元,现已建成“五交三直”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及配套汇集电网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殷殷嘱托化为实际行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决扛起电力保供
7月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会见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双方围绕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加快特高压工程规划建设、深化科技创新等深入交换了意见。江苏省政府副秘书杨新忠,双方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见。
最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跨省班组建设工作联盟在江苏南京启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携手河北电力、陕西电力,以创新之举搭建起跨省班组交流平台,开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班组建设新模式,为电力行业班组建设注入全新活力。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班组作为企业最基础的作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2025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标志着该工程由可研阶段正式转入实施阶段,为全国电力互联互通按下“启动键”。藏粤直流工程起点藏东南地区,落点粤港澳大湾区,电压等级±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线路途经西
6月26日,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蒙西至京津冀工程”)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每年可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的360亿千瓦时“绿电”打捆送至京津冀地区。蒙西至京津冀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条获批的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
6月30日,广东电网公司“两个工程”同步移交试点工程——中山110千伏源和智能变电站投运。据了解,该工程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工程”)同步投运,该工程在电网建设第一环节建成数字电网,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同步移交生产运行,可有效提高建设、移交、维护、检修效率,避免电网工程
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之间,一排排白色的风机叶片随风飞旋;楚雄的荒山坡地上,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岭大地绿能涌动,新能源发展跑出了“加速度”。6月8日,云南新增集中式新能源并网容量跨越5000万千瓦大关,达5006.8万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2021年至今,云南全省新能源
据国家能源局,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创历史新高。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挑战、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迎峰度夏工程建
近日,220千伏吕梁孝义园区输变电工程整体投运,标志着2025年国网山西电力15项主网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15项工程共新增变电容量405万千伏安、线路235公里,总投资14.5亿元,涵盖500千伏工程1项、220千伏工程4项、110千伏工程5项及35千伏工程5项。工程投运后,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山西电网网架
6月30日,辽宁营口220千伏于杨输变电工程投运,满足了营口地区冶金行业发展的负荷增长需求,提升了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营口电网的供电可靠性。220千伏于杨输变电工程是辽宁营口供电公司2025年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共计新建2台24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建设220千伏线路2.158千米、铁塔11基。该工程还为营口市重点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6月25日,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锦政办发〔2025〕9号)。其中提到,电力部门及时组织编制电网规划,电网规划要与能源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电网规划应依法纳入能源发展规划,对无法及时纳入的项目,按法定程序评估后调整。在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中,应
6月30日,安徽阜阳临泉县陈集35kV输变电工程核前公示。项目名称:安徽阜阳临泉县陈集35kV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411-341200-04-01-973855。项目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临泉县供电公司。项目建设地点:阜阳市临泉县。建设规模:本工程新建35千伏变电站1座,两台主变容量2*10MWA;新建35千伏线路2
6月30日,浙江温州乐清朴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及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增强网架结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同意建设温州乐清朴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为2205-330382-04-01-349
6月30日,江西吉安吉水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吉水县电力负荷增长需求,提高吉水县供电可靠性,根据《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36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江西省2017年本)的通知》(赣府发〔2017〕7号)及《江西
7月4日正午,一场毫无征兆的大停电再度席卷欧洲国家,位于中欧的捷克北部三个州、中波西米亚州以及首都布拉格等地区电力中断,超过100万企业和居民瞬间被抛回“原始时代”:阳光下的布拉格街头,疾驰的地铁列车骤然失去动力,悬停在黑暗的隧道中;居民和写字楼的电梯无声卡在半空;轨道上的有轨电车如
蒙古自治区能源局7月4日消息称,内蒙古首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外送通道——蒙西(内蒙古西部)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取得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三交九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首批
7月4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与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代主席韦韬在南宁举行会谈。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许永锞,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周异决,自治区政府秘书长钟得志,中国华电总会计师、党组成员曹海东,副总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从2009年呼伦贝尔伊敏换流站—辽宁穆家换流站±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至今,内蒙古特高压及蒙东电网累计完成投资达1795亿元,现已建成“五交三直”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及配套汇集电网工程。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6月25日,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锦政办发〔2025〕9号)。其中提到,电力部门及时组织编制电网规划,电网规划要与能源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电网规划应依法纳入能源发展规划,对无法及时纳入的项目,按法定程序评估后调整。在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中,应
6月26日,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蒙西至京津冀工程”)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每年可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的360亿千瓦时“绿电”打捆送至京津冀地区。蒙西至京津冀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条获批的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开启以新型电网和现代企业为主要特征的新渝电建设新征程,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体干部员工努力在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上狠下功夫,为企业和电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获悉,7月1日21时15分,西北电网直流外送功率首次突破6000万千瓦,达到6202万千瓦。当天,西北电网日外送电量13.05亿千瓦时,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西北电网外送直流总数达14条,外送规模超8600万千瓦,其中特高压直流10条,超过全国特高压直流外送规模的一
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获悉,通过跨区中长期交易,今年夏季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负荷中心已达成受入交易最大电力1.65亿千瓦、同比增长8%,将创新高。随着气温升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全网负荷将快速增长。为应对迎峰度夏期间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情况,需要做好区域间能源
6月26日23时19分,随着最后一次冲击充电测试成功,冀北廊坊供电公司2025年重点工程——220千伏左堤双回线投运。自此,220千伏左奕变电站纳入廊坊城区环网体系,为城区环网开辟了新的输电通道,城区电网负荷稳定限值大幅提升。左堤双回线路全长15.07千米,穿越安次区、广阳区、开发区,连接220千伏左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