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在家门口的核电站工作 是什么体验?

2015-08-21 10:00来源:台核故事作者:刘雪莎关键词:核电站建设核能开发核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每到星期天傍晚,家住赤溪镇田头的张雅慈会将母亲给她准备的水果装入背包,伴着夕阳的余晖乘车去往20多公里外的台山核电基地。这是张雅慈的第一份工作,2014年大学毕业前,她就来这里实习了。现在,她是台山核电基地科普展厅的一名讲解员,为到访的国内外来宾介绍台山核电和核电科普知识。

(图中左一为张雅慈)

几年下来,在台山核电基地工作的赤溪本地人有数百人。他们在见证家乡变化,参与核电站建设的同时,也在核电文化的熏陶下,成为一名“核电人”。

缘起

“第一次来台山核电时,没想到这里的生活区、办公区、道路、绿化这么快就已经建得这么漂亮了。”张雅慈满脸惊讶地描绘了她第一次见到台山核电的情景。离家近、环境好,张雅慈豪不犹豫地选择了来核电站工作,开始从事的是01楼大厅前台接待。后来,听说展厅在招会讲本地话的讲解员,于是她便报名了,经过层层选拨,最终她成了展厅的正式讲解员。

家住赤溪镇铜鼓村的杨柳如从事台山核电建设施工文件分发,89年出生的她家中有五姊妹,大姐、二姐、小妹均嫁到外地,小弟在国华台电上班。核电站离她家只有几公里,每天下班后她都可以回到家里,准备起一家人四菜一汤的晚饭,这样不会耽误爹妈趁着傍晚凉爽在地里干农活。前段时间她领结婚证了,当时正值耕地、种花生的时候,领证后她就休了两周的婚假帮家里耕了地,种了花生。

家住赤溪镇长安村的文彩强,今年33岁,是核服台山分公司的保洁主管。5年前,当时他在客家山庄做厨师有些腻烦了,有天听在核电做保洁工作两三年的老婆说,核服有招勤杂工,而且有社保、公积金,他就过来应聘上了。几年来,他从勤杂工做到保洁班长,再到保洁主管,一步步地攀登成长。

家住田头杨梅村的李建华,今年33岁,是核服环通台山分公司小车班的司机。2010年从东莞回到家乡,找到了中建二局混凝土搅拌车司机的工作。2013年,搅拌站工作量减少,他便考了A1驾驶证,转到核服环通来开车。“现在,很多乡亲都托我打听,核电缺不缺人,这几天我老婆会来核服创佳面试茶水服务员,如果面试得上,我们夫妻俩就可以一起上下班了”。李建华微笑着说。

在离家这么近的地方,找到一份好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希望能到核电站工作。

缘生

“来核电工作之前,我天天都在混日子,穿得花里胡哨的,大家都说我像个小混混。现在我每天都是白衬衣、黑西裤,亲友们都会对我老婆说你嫁了个好老公,说我踏实肯干。”说起几年来的收获,文彩强的脸上堆满了笑。

更让文彩强感到有趣的是他和外国人打交道,这在以前是从没想过的。有一次在生活区,他要陪一个法国人去看生活区的公寓,他不懂外语,只好带一个懂英文的翻译过去帮忙,一时情急,他亲自上阵,用肢体语言跟老外沟通,老外居然明白了,这让他非常开心。几年来,他曾多次为公司的大型接待服务,在法国总理到访台山核电时,他负责的保洁工作,赢得不少面子,对此他非常自豪。

作为展厅讲解员,张雅慈的本地话是她的优势。在2014年的世界赤溪客属恳亲大会代表来核电基地参观时,她用客家话给现场的近400名父老乡亲介绍台山核电及核电科普知识。“当时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讲解,好担心讲错。但是硬着头皮开始讲了后,就慢慢的不紧张了,也顺利完成了讲解任务。”张雅慈自豪地说道。“恳亲大会结束了,很多人认识我了,经常会有人问我爸妈,您女儿是不是在台山核电工作,他们也觉得在台山核电工作挺好的,爸妈听了后挺高兴的。”

而更多的“本地人”也体会到核电工作的严谨与细致。杨柳如就坦言工作还是挺有压力的。“核电工作特别严谨,工程文件分发,关系着现场的施工,容不得半点延误和差错。”

缘续

“现在铜鼓和钦头起了很多房子和商铺,经济变得繁荣起来,我们生活上也方便了很多,因为现在这里什么都有的卖,身边的伙伴还有戏称钦头村为小香港的呢!”对于家乡的这些年的巨变,杨柳如深有感触:以前,铜鼓是个偏僻的小渔村,大山阻隔了铜鼓与外界,铜鼓人要出去看看,或者大山外面的人想来铜鼓探亲,得翻山越岭,至少得走上大半天。现在,火电和核电来了,修了隧道和马路,钦头村多了很多去周边城市的班车,使铜鼓变得更为开放、包容的小镇。随着跟外界的接触增多,铜鼓人的素质也似乎提高了,更乐于学习了。

“路修好了,赤溪变成了滨海风情小镇!”对于家乡的这一新称谓,张雅慈非常欣慰,而作为一名核电科普人员,她也不遗余地为父老乡亲们传递科普知识。“很多人会问我核电站有没有辐射,我会现身说法,我在这里工作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未来,张雅慈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核电站,因为核电站已经成为家乡一张非常靓丽的名片。

自台山核电开工建设以来,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周边群众带来数百个就业岗位。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已经有561位赤溪群众在台山核电基地各个单位参与自己家乡的核电建设。

原标题:在家门口的核电站工作,是什么体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建设查看更多>核能开发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