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售电服务报道正文

【纪实】旧貌换新颜 330千伏秦安变电站为电网发展带来新生机

2015-08-24 15:34来源:国网甘肃检修公司关键词:变电站输变电工程电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在天水秦安县城东南郑川,群山翠树环绕着一个变电站,她就是共和国的第一座330千伏超高压枢纽秦安变电站,亦是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兴建的330千伏刘、天、关输电线路的配套工程。

秦安变是陕西、甘肃电网的功率交换中心,是天水东部电网的重要变电站和电源点,在甘肃电网的位置十分重要。自1972年6月15日投入运行,已有43年的运行历程,截至2015年8月3日已连续安全运行5070天。

这一组组显赫的数字,已令我们深深震撼于她的伟大,敬慕于她辉煌的历史,更敬羡43年来日夜坚守和呵护她的哪些可爱的电网人……

“330千伏秦安变电站是一座花园式的变电站,门前的大树,四周的鲜花,将变电站点缀的非常美;尤其到了夏天,那幽幽的清香弥漫在整个变电站,在这里工作非常的舒心……”变电站的站长薜卫东如数家珍的对我们述说着。

共和国的“长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中心工作转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时,电力工业的布局和发展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被毛泽东主席形象的比喻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从上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制定起步,共和国就拉开了电力电网建设的帷幕。电网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通道,为祖国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新中国电力的发展,以电网建设中的输变电电压等级提升为重要标志,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以电压等级提升的第一条输电线路为里程碑,使共和国的电网发展进入到新的划时代的变改中。

1972年6月16日投运的刘家峡一天水一关中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新中国电网建设的第二个里程碑。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自行制造设备的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该线路起自甘肃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水电升压开关站经天水的秦安变至陕西省关中眉县汤峪变,线路全长534公里,工程1969年10月开工,共立杆塔1219基,其中电杆358基,铁塔861基。它是连接陕、甘、青、宁四省的主干线。使关中、天水、兰州、西宁等几个独立电网实现连网,年输送电量16亿干瓦时,该线路把黄河上游第一座装机容量百万干瓦的刘家峡水电站丰富的水电能源输送到关中和天水等工业基地,使刘家峡水电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该输变电工程首次实现了中国电网从220千伏到330千伏的升级跨越,形成大西北独有的电网骨架。而当时的330千伏秦安变电站作为该工程的配套工程,成为其首座重要的枢纽变电站。

责任与使命同行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素有“陇上小江南”的美称。而秦安330千伏变电站则位于天水秦安县城东南郑川,是刘、天、关输变电工程的中间变电站,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极好的条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那个“备战备荒”时期变电站位置的极佳的选择。

原标题:共和国首座330千伏变电站的守护者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变电站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