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售电服务报道正文

【纪实】旧貌换新颜 330千伏秦安变电站为电网发展带来新生机

2015-08-24 15:34来源:国网甘肃检修公司关键词:变电站输变电工程电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30千伏秦安变电站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非常的隐蔽条件,使得天空中飞机根本无法看到她的存在。她于1969年7月筹建,属国家“六五计划”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工程包括一条330千伏输电线路,三座变电站,而秦安变则属于该工程的首座枢纽变电站,并于1970年由甘肃送变电负责变电站的施工。而变电站也成为新中国许多电力专家和技术人员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变电站的设备自已设计,然后由国内厂家进行制造,当时,许多设备的试验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我国电力工程设计走向完善、成熟奠定了基础。1971年11月30日18时29分,随着10千伏117国防三厂二回线天关线的合闸操作指令,强大的电流送到“国防三厂”,从此拉开了秦安变电站为地方供电的帷幕……

“当时建站的场面非常的壮观,近百只轮子的大型平板车拖着足有两层楼房高的变压器,出现在了天秦山间公路上,前有几十辆工程推土机、铲车等队伍开道,后有军车护卫压阵,老百姓则跟着拖着变压器的大型车辆慢慢行走,人山人海一点都不夸张。用直升飞机吊装百吨重的330千伏并联电抗器你们肯定没见过……”秦安变电站老师傅苟保弟为我们讲述着建站的情景。

秦安变电站不仅是我国电力设备制造和试验的基地,也是培养电力技术人才的摇篮。陇上继电保护专家景延吉,高电压专家邬伟民,运行老黄牛、二次设备“活字典”高级技师孙生茂,以及变电站的“美容师”白孝一等等都是那时期的老专家、老电力人。在秦安变电站的苟保弟老师傅的笔记上,我们还找到了丁俊发、樊习智、支永青、张景炎、刘振邦、白桂芬、毛冬梅等第一批创业者,也看到为变电站建设而出方案、画图纸的设计人员韩启业、王昱西、景延吉、饶光黔、向元生、方伯祥等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为秦安变安全运维、电网的坚强而尽职守护的张天真、何建军、苟保弟、陈根生、范真贵、梁保年、蒋旭前等,还有许许多多曾经为秦安变建设和安全做出卓越贡献的而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英雄。

为电网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随着电网飞速的发展,人民经济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水已形成了机械、轻纺、电子三大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一座西北电器城正在崛起;五横三纵的省道国道及市区环形交通的贯通,天兰、陇海铁路复线的筹建,通讯网、电力网的扩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对外交流融合日益增加,投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天水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

然而330千伏秦安变电站也一天天由幼年、青年变为老年,常年使用而未曾更换的设备,已明显出现了老化的现象,许多的设备则带病坚持工作多年。自动化程度低,隐患时刻威胁着变电站人员的安全。另外当初的一台9万千伏安的变压器,也已经无法满足当地用电需求。1980年,该站实施了二期扩建设、改建工程,先后增加了15万千伏安主变一台,改建330千伏三角形结线为四角形,一号主变更换增容至15万千伏安。

1992年至2002年,330千伏秦安变电站工作人员先后对设备区实施基础改造工程,对生产厂区空闲地、道路进行了整治、绿化。将全站的断路器、刀闸、隔离开关及操作机构进行更换,并首次引进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断路器,使得该站的设备更新工作有了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站的二次设备由于时间跨度、种类繁多,型号庞杂等问题给运维管理工作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的不便。六台SF6开关,其运行寿命多已超过厂家要求的十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缺陷,尤其是断路器SF6漏气成了困扰330千伏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老大难”问题,2006年,第三次设备智能化改造,终于在西北网公司下达的直属330千伏电网第一批技术改造项目中赫然在列。

原标题:共和国首座330千伏变电站的守护者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变电站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