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演进中的物联网往哪儿拐弯?

2015-08-25 08:35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计红梅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终端传感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月12日发生的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连日来一直锁定着人们的视线。这起事件让人们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危险品的储存是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此同时,另一个重要问题也浮出了水面,那就是危险品的运输问题。

“危险品运输同样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它相当于路上跑的炸弹,一旦出现事故,如跟其他车辆进行碰撞的话,在当地也会造成泄漏或其他爆炸事故的发生。”

8月14日,在“智能物联体验分享会”上,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张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新的起点

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和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被统称为“两客一危”。张宇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交通部就已开始规划并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两客一危”监管网络,对这类车辆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家可以放心的一点是,即便有这样的车辆在路上跑,政府也能够及时知道车辆的位置以及车况。”

而做到这一点,与物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英特尔与交通部合作,一方面利用英特尔Quark芯片技术构建满足交通部标准的车载信息终端,现在已经有基于英特尔架构的车载设备通过交通部认证;另一方面则是优化后端的监管平台。“现在全国商用车保有量超过一千万辆,而这一监管平台可以监控两百多万辆车,已经能够满足目前的监管需求。”张宇说。

类似这样的智能交通成果只是英特尔深耕物联网领域的收获之一。从嵌入式到智能系统,再到物联网,40年来,英特尔物联业务从白手起家到现在已深入交通、安防、零售和能源等多个行业。然而,即便如此,在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伟看来,早在1999年就已提出概念的物联网目前仍处于演进的阶段,至今也没有真正落地。而且,到今天为止,很多人仍旧对物联网有诸多误解,例如将物联网简单地理解为传感器

陈伟认为,“物联网是各种各样的智能终端器件,包括传感器到高端智能器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互联,产生数据,再通过智能分析的方式提取终端用户所需要的价值,通过这些价值提供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智能物联体验分享会当天,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核心团队悉数亮相,诠释英特尔中国物联网业务的发展战略。陈伟表示,“英特尔完整的战略是,从数据中心到PC、移动器件、互联网再到物联网。物联网是英特尔一个新的起点。”

智能化方向

在今年的IDF上,英特尔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设备互联。据麦肯锡全球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过去5年里,互联设备的数量增长了300%,预计到2025年,各种物联网应用带来的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10万亿美元。而在陈伟看来,多少台设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设计和效率要使得智能终端器件的价格降得很低”。

“为什么谈了这么多年,很多物联网应用并没有真正落地,而未来10年、20年却可以落地?”陈伟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无论是通信环节,还是前端和后端的技术,其成本下滑的速度都相当之快。

陈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与现在相比,十年前传感器的成本是现在的2倍,带宽成本是现在的40倍,而计算成本是现在的60倍。“正是这些成本的下降使得今天的物联网成为了可能。”

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大区嵌入式业务高级市场经理王东华认为,中国的智能零售行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英特尔创始人和前CEO 安迪˙格鲁夫对“转折点”的定义是,假如一个行业遭遇到十倍改变的力量,并促使它发生了十倍变化的话,这个行业就处于转折点上。而王东华认为,中国智能零售行业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节点。

原标题:演进中的物联网往哪儿拐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终端查看更多>传感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