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国外经验国际正文

到非洲去——制造业超级大国 中国的又一个万亿级市场

2015-08-26 11:26来源:商业周刊中文版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制造非洲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瑞银证券分析师李博认为,行业中最看好三一的设备出口前景,主要因为三一的海外化做得早,且将本地化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最重要策略。

肖江强调,中国企业在非洲越来越以市场化的形式参与竞争。以南非为例,这在安永的报告中被视为中国投资项目的首选目的地。但这里也是世界工程机械品牌聚集之地,除了起重机和港口机械外,建筑机械、土方机械和矿用机械都被欧美品牌牢牢地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早期我们卖设备是通过客户推荐,后来开始做路牌广告,上展会、产品推介会、比武会等等。”肖江说,“但品牌的树立最主要是通过标志性工程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一些国家重点工程。”

目前,非洲与亚太并举成为三一国际化最重要的两个市场,非洲也是三一重工出口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肖江表示,一方面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为在非发展的相关公司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因为国内和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的非洲基建增速减慢,三一开始寻求销售机械设备之外的可能性,想要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建设和投资中。三一已经进入了非洲的采矿工业,在非洲几个国家的住宅工业化项目也正在调研,后者将以EDC(总包整体解决方案,俗称“交钥匙工程”)的方式实施。另外,三一还在寻求供电供能与港口方面的新机会。这3个新的业务板块都将会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来做。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室副研究员张春表示,“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中非关系最大的冲击正是经济关系的飞速进步。”他认为,国际社会对于中非关系的态度经历了3个阶段,从2005年之前的无暇顾及,到2006年至北京奥运会之后的愤怒与恐慌,再到之后的重新评估中非关系,并看到中国为非洲带来的积极影响,甚至让其他国家也开始重视非洲。

根据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预测,到2020年,非洲的生产总值将达到2.6万亿美元,1.28亿非洲家庭将有可随意支配的收入,产生1.4万亿美元的消费性开支。而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约有30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其中80%是中小型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投资金额上赶不上央企,但企业数量非常可观。

中非问题专家,曾在CNN、BBC、France24等媒体供职20余年的EricOlander对此认为:“就现在来说,大多数非洲国家都缺乏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条件。随着非洲与工业和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港口、高速公路等)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中国在非洲将会发展外包生产,以提高其在价值链上的位置。”

原标题:到非洲去——制造业超级大国,中国的又一个万亿级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中国制造查看更多>非洲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