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我国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5-08-28 10:21来源:电工学习网关键词:配电自动化二次设备配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GIS还是孤立的静态设备管理系统而不是动态的实时GIS,将SCADA和地理信息统一起来。

(7)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行业标准虽然已经颁布,但要解决各地配电自动化的不规范问题,仍需要一个过程。

3.配电网自动化问题解决措施

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是电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电力市场及用电水平的提高,配电网面临着一场新的改革和发展,配电网自动化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但是配电网自动化在中国仍然是一种因发展而新出的事物,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研究,因地制宜地进行配电网的改造。

(1)分析地区配电网的实际应用情况,找出本地区配电网存在的技术方案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和网情的原则。

(2)配电网自动化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的专业多,规划性强的系统,应根据电网、城市配网的规化进行,避免盲目。

(3)配网自动化方案是自动化的核心,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结合国内配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国外配电网与国内在很大程度上不尽相同,应有所区别,吸取精华,适合国情、地情、网情。

(4)配电设备的使用面广、量大、运行环境较为严酷,设备选择应符合当前配电网形势要求,具有高度可靠性和优越的技术性能。并以真空开关为主,免维护周期长,二次保护和控制设备具有可靠牲,抗干扰能力及适合户外高温和低温等较为严酷的运行环境,应具有远方通讯的接口。自动化程度高,一次开关设备与二次保护装置能良好地配合,能自动实现配电网自动隔离故障,恢复正常供电的能力,具有就地和遥控功能。

(5)远方通讯是自动化的关键技术,RTU要符合配电网使用,分布(散)式,单点的特点:通讯方式应选择合理,通讯功能强,误码率小,速度快,符合远方实时监控的功能。

(6)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首先选择具有开放、兼容的操作平台,对各种标准的数据库应具有联接功能,地理信息应实时地反应配电系统的潮流及负荷情况,对事故记录及信息反馈,可实现负荷控制、远方抄表、设备数据库统计及规划、无功优化的理论计算等。计算机软件功能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核心,好的软件可充分体现出技术和自动化的水平,应充分比较。

(7)配电网的工程设施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应确定配电网络的基本条件,导线截面、输送容量、线路走向及用户的基本条件。先采用具有自动化功能的一次开关设备和二次保护监控设备完成自动送电、故障自动分闸和隔离故障功能,能做到隔离和区分故障点。在条件具备时,再投入通讯和计算机网络,避免走弯路,资金投入可以分批实施。

原标题:我国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自动化查看更多>二次设备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