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新电改框架下 能源互联网结伴同行

2015-09-08 08:49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售电市场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事实上,能源互联网与“新电改”的合力效果并不仅仅存在于业界对“新电改”配套文件出台的期待中,早在“新电改”方案出炉时,密切的互动关系已有所显现。“新电改”方案可概括为“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放开新增配售电市场,放开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公益性调节性以外的发电计划放开,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加强政府监管,强化电力统筹规划,强化和提升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性供应水平。

高峰表示,“新电改”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新电改”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环境,包括放开售电市场、鼓励电力双边交易、发展分布式和清洁能源以及加强需求侧管理等。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则能实现“新电改”框架下各类型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储能设备以及可控负荷之间的协调优化控制。

具体而言,能源互联网通过分布式可再生电源与用户及各局部能源电力网络之间的信息互联,更好地利用广域内分布式电源的时空互补性以及储能设备与需求侧可控资源之间的系统调节潜力,从而平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间歇特性对局部电网的冲击。“既可保证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也能提高系统对分布式可再生电源的利用消纳能力。”高峰强调,储能环节尤为关键,“能源互联网络所需的技术与智能电网不同,涉及的不仅是储电,还有储冷和储气技术。”

在横向推进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的同时,能源互联网在纵向上将对电力产业链各个环节产生积极影响。

一方面,能源互联网能提高需求侧管理精细化和用户用电个性化水平。基于高度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售电企业能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用能习惯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用电服务模式,而用户也将有更多用电模式选择。

另一方面,能源互联网还能推动广域内电力资源的协调互补和优化配置,不仅对电网跨区的输送能力、经济输送距离、网架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也将有机会成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能源互联网:撬动能源革命的战略支点能源互联网的神秘面纱正在逐渐揭开。凭借着其与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四个革命”丝丝入扣的高度契合,正成为撬动能源革命的战略支点。

能源互联网近年来被广泛提及,并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发展内容,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既不可能脱离当前我国能源发展的实际,也不能忽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

从现实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化石燃料日益枯竭,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能源互联网能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国内经济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度,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以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及能源安全问题。

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接近70%是基于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在社会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的人均能源需求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因此,强调构建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多能源协调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网络的能源互联网,可令我国能源供给环节的清洁能源替代和分布式网络建设发展获得更大的加速度。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正处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能源互联网作为一次能源技术革命,以信息物理能源系统为实现手段,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涵盖能源生产、存储、传输、转换和消费整个能源链条的效率、经济、安全提供有效支撑;而其高度开放的特性,也会推动我国能源行业体制的变革,提高我国能源行业的整体开放程度。

技术和体制的变革,甚至能为我国能源、信息及相关行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包括互联网+能源生产者的大数据服务模式、互联网+能源运营者的综合能源服务商模式,以及互联网+能源消费者的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模式,并可进一步组成从生产到消费再到增值服务的能源互联网产业链。

总之,在能源互联网体系下,环保需求将获得最大的提升,经济效益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巨大驱动力,能源供应商和消费者都能以此为基础,通过互动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而在此过程中,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支点作用也悄然凸显。 能源互联网开启能源产业“链式革命”

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引发了业界对“新电改”配套文件寄予厚望。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框架下以电力为核心和纽带的“能源互联网”概念再度升温。

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能源互联网不仅能够与“新电改”相互促进,提升能源生产可持续性水平,更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打破封闭的能源行业格局,化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之间的矛盾。此外,能源互联网还能够给能源行业带来更多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并通过对“需求导向”的强调,推动衍生出更多的增值服务和附加价值。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能源互联网将对我国能源产业形成一场贯穿消费、供给、技术、体制乃至行业外延机制的链式革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售电市场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