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氡气(包括三种反射性同位素,其中氡-222贡献最大)是一种由放射性核素镭(镭-226)衰变而来的惰性放射性气体,无色无味,半衰期为3.8天。通常,氡气在室内均匀分布,衰变时放射出α粒子,生成半衰期较短的子体,子体可与室内空气中的气溶胶附着,生成放射性气溶胶,有可能伴随我们的呼吸进入体内,沉积在呼吸系统,子体衰变时放出的α粒子会导致内照射。
在我们受到的天然辐射照射中,来自氡气及其子体的贡献约占一半以上,这也是我们关注它的原因。长期生活在氡浓度高的室内有可能诱发肺癌。通常情况下,在室内才有可能受到来自氡及子体的较大剂量的辐射照射。我们先来看一下室内氡气的来源。
地基土壤中的氡是低层建筑室内氡气的主要来源。土壤和岩石中的氡可以沿着建筑物裂隙或者狭缝扩散和渗透进入室内;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是室内氡气的另一来源。建筑材料中含有放射性核素镭,镭衰变成氡气,氡气可以通过对流或扩散逸出进入室内,这一途径是高层建筑内氡气的主要来源;还有,室外空气中的氡也是室内氡气的重要来源;另外,由于氡气易溶于水,所以,当日用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氡气时,水中氡气也会逸出,并进入室内空气中。
除了以上几个渠道之外,家用燃料,比如天然气、液化气,由于这些燃料也是源于地下矿藏,所以也带有一些放射性核素。在它们的燃烧过程中会有一些氡气进入室内,但是通常不足室内氡气总量的1%。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国电力中电华元核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改进型核岛设备闸门铰链螺母紧固用套筒组件,正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在核电站的日常运营中,设备闸门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核辐射安全控制的有效性,任何细微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套筒紧固方式在操作
2023年以来,我国核电行业成绩斐然,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等获国家核准,安全运行纪录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当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新质生产力在核电领域如何落地?全国两会期间,中能传媒记者专访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5日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4日召开。来自中核集团的3名全国人大代表和5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参加此次全国两会。中核集团8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结合碳达峰碳中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走出去”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月31日,GE宣布,它已被AbukumaSouthWindPowerLLC选为日本福岛县磐城市和广野镇地区AbukumaSouth风电场的供应商,将为该风电场提供28台3.2-103风电机组。据悉,该风电场将建设在2011年福岛灾难影响地区。项目总装机容量约为90MW,将为AbukumasouthwindPowerLLC供电,以增加其可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13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征集2023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申报重点方向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其中工业方向包括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监测、评估与核算,碳足迹、碳标签评价,碳排放交易与管理,碳中和实施与评估等。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0月13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征集2023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申报重点方向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其中工业方向包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核辐射安全防护、污染物防控与治理、环
核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项——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柴之芳(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闻”作者:白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是当前国家明确的核电发展方针,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核能对促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怎样的作用?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4日表示,为确保今后电力稳定供应,政府考虑新建并重新启动更多核电机组。岸田当天在首相官邸以线上方式出席一场能源政策会议时说:“为了重新启动核电机组,中央政府应带头采取一切可能的对策”。他呼吁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专家考虑“建设具备新安全机制的新一代核反应堆”,同时“最大
伴随着春日暖阳,2021至2022年采暖季正式结束。燃煤取暖是我国北方城市最主要的取暖方式之一,大量煤炭燃烧带来温暖的同时,也产生了大气污染。就在刚刚结束的这个供暖季,山东海阳市,出现了一种新办法——核能供暖,这使得海阳成为了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核能供暖也随之进入大家的视野,并以“
摘要: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重大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包括制度建设、工程标准体系建设、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等,结合“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要求,分析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我国重大生态环境项目组织管理的框架和路线图,提出“十四五”加强和提升我国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日前,上海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关于增补和更新上海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专家的公告。全文如下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京召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暨核安全与核事故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安全环保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部委近期有关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总结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
近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更新显示,张玉梅已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公开简历显示,张玉梅,女,汉族,1970年9月生,浙江龙泉人(在福建建瓯出生),研究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张玉梅曾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等职,2020年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核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其中包括:国家标准验证点(石油管及装备新材料)——承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承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水利)—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赴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开展聚变工作交流。国家能源局核电司、核电发展中心相关人员参加活动。核安全中心系统汇报了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监管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聚变产业发展现状、国际聚变监管动态、我国聚变辐射安全监管政策以及核安全中心聚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上半年,各大电力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整合资源,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实力。六大电力上市公司重组预案及最新进展整理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站已持续对港供电31年,截至2025年4月29日,累计供电超3200亿度,31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满足香港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肩负我国“核电起步”的历史
2025年6月25日,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外层安全壳穹顶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外层安全壳混凝土结构成功封顶。此次封顶为后续热态功能试验与安全壳密封性试验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项目推进按下“加速键”,助力工程建设迈向新台阶。作为“华龙一号”重要安全屏障,外层安全壳肩负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北京组织开展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3号机组建造许可证审评启动活动。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以下简称核二司)、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近日,核电运行研究院联合三门核电申报的“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在核电数智值长智能监盘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入选集团公司人工智能应用高价值场景。该项目深度融合热工机理模型与深度学习、时序预测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多系统耦合分析模型,实现机组状态自预警、自诊断和自优化,同时运用大语言模型实现结构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现场一、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部门近日联合启动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实施《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25)(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对2011年修订发布的《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的再次修订。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就《规定》的修订背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回答
核力澎湃夯实发展底蕴——从零起步到在建在运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原子核,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一亿分之一,却潜藏着无穷力量。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回望核电发展的壮阔征程,仿若探索原子核内部的深邃奥秘,一幅激荡人心的历史长卷缓缓展现:——从白手起家到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我国核电产业从零起步
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布信息,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累计上网电量3074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924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333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69万公顷,为地方经济和生态发展打好区域蓝天保卫战,贡献了中广核力量。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大连瓦房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被视作更为灵活且成本更低的核能应用方式,随着各国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项目发展明显提速,不论是技术本身还是上下游产业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产业都在加速推进。在业界看来,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未来。■规划项目规模猛涨近日,英国项目开
我国小型堆研发成果丰硕,已高质量推进多个小型模块堆技术与产业发展,工业耦合方案日益成熟,为小型模块堆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杨晓冉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小型模块堆技术发展和应用跨地区研讨会上了解到,由于更安全、更灵活、更多元、
6月6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以下简称“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迎来商运十周年。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自投产发电以来,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业绩,截至2022年底,1号机组累计上网电量729.7亿千瓦时,全厂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2363亿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70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2亿吨,相当
日前,德国宣布关停境内最后三座核电站,能源供应正式进入“无核时代”。早在2002年,德国政府就曾流露出淘汰核电、推动能源转型的意图;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明显加快退核进程。在能源供应短缺的当下,德国仍选择进入能源“无核时代”,其能源供应体系即将迎来变革。■■开启能源“无核时
我国核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安全性、经济性并加快综合利用,需要核能技术加快创新。“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的中国核能产业,正朝着更安全、更先进、更经济、更灵活的方向换挡升级。记者3月15日从中国核学会“先进核电”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全国两会相继召开,能源电力行业的代表委员参会共商国是。国家电网辛保安董事长在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言3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参加了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组会。在认真听取委员发言后,丁薛祥表示,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
党的二十大将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工作,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全国政协十四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