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报道正文

【工程纪实】奋战在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地上

2015-09-10 08:38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变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优化方案缩短停电时间

10时,我们顺着李冰指引的方向,沿弯曲狭窄的乡村公路驶入一片山峦深处。在一片玉米地旁的空地上,只见安全围栏将现场与周围的庄稼地隔开,吊车高扬着手臂,六七根银光闪闪的导线一端被地锚线紧固在地面,另一端腾空而起,跃过东西走向的500千伏金御线,直“飞”上山顶的一基铁塔顶端。这里就是4标段停电跨越500千伏金御线施工张力放线场,导线跨越作业刚刚结束,远远可见山顶铁塔上有工人在忙着紧线和安装附件。

偌大的放线场上,并没有停置太多设备,也不见高大的跨越架,那些粗重的金属导线是怎么“飞”上山顶的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项目经理王政向我们细述了跨越施工过程:“根据现场勘察,我们优化了施工方案,采用了‘2×一牵四’放线施工工艺,并启用两套张力放线设备。首先用八旋翼无人机展放初级引绳,然后采用小绳牵大绳的方式逐级展放迪尼玛绳和防扭钢丝绳,导线采用两套‘2×一牵四’张力设备分2个单回路同时展放,展放过程中,通过控制张力来保证对被跨线路的安全距离。”我们在现场注意到,被跨500千伏金御线地线及光缆上用毛竹搭设了一个长7米的防护套筒,王政说:“这些毛竹主要是为了保护导地线不受损伤,确保跨越过程中不影响被跨物的安全运行,因为跨越期间虽然500千伏金御线处于停电状态,但承载的通信光缆还在传输数据,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确保运行线路的安全。

巧妙而又周密的施工方案,成功地规避了安全风险,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此次跨越施工的顺利进行。李冰说:“由于优化了施工方案,跨越停电时间由过去的15天左右,缩短到了10天,停电时间明显缩短,效果十分显著。”

高山作业不惧苦与累

在施工现场搭设的简易棚内,项目管理方、业主方和监理方三方交底并做好记录。北京华联电力工程监理公司总监刘文增说:“走,我们再到山上看看去!”话音刚落,大家马上行动起来,我们也赶紧拿上相机一起出发。脚踩坑洼不平的泥土地,穿过即将收获的玉米田,头顶蓝天白云,望着山顶那座熠熠生辉的铁塔,我们的心里不禁有些兴奋和激动。走在前面的李冰仿佛鼓劲一般大声地说:“这座山比前两天爬的那座好走多了!”听了他的话,我们一鼓作气,走得更带劲了。

渐渐地,路越来越窄,坡度也越来越大。其实这根本不能叫做路,只是施工人员走得多了,踩出了一串串脚印。走到特别陡的地方,坡度几乎是直上直下,我们不得不紧紧抓住两旁的野草用力往上爬。大约半小时后,终于爬到了山顶,看着一脸轻松的李冰、王政他们,我们已经累得说不出话了。

此时,负责施工的华东送变电员工正按部就班地忙碌着,有人拿着对讲机指挥山下的人运送材料,有人在整理施工现场,还有人在监护塔上作业。高耸入云的铁塔上面,4名施工人员正在调整绝缘子碗口方向。他们灵活地上下翻越着,仿佛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刘增文围着塔基仔细察看了一圈,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养护,个别标段发现塔基有裂纹。”施工方负责人说:“放心吧,最难的活都干完了,后面一定会好好干!”

“开饭了!”伴随着一声吆喝,施工人员陆续放下手中的活,来到山坡一侧的凉棚内领取盒饭。盒饭是用索道从山下运上来的,由于上下山不方便,大家从早晨上山就一直呆到太阳落山才收工下山。午饭是土豆丝配米饭,大家席地而坐,吃得十分香甜,不时有人开一句玩笑,一张张黝黑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午后,我们艰难地走下山坡。李冰又叮嘱施工方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作业,做好安全措施,关注天气变化,一定要等到间隔棒安装完成后再拆毛竹。据了解,4标段跨越35千伏以上线路的作业点还有4处,此次跨越施工的成功,无疑将为后续特高压工程跨越输电线路施工积累十分宝贵的经验。

原标题:奋战在锡山特高压工地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