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5年1月10日上午,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DJDX-08分布式小接地电流单相接地选线系统”新产品鉴定会在武汉召开,鉴定委员会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运行分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等单位的13位专家组成。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研制单位所作的研制总结等报告,审查了鉴定资料,并进行了抽测。经认真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1、产品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气设备检测中心试验,各项性能试验全部符合GB/T 17626、DL/T 872-2004等标准要求,试验结果合格。
2、分布式小接地电流单相接地选线系统从“分布式结构”和“多重判据模糊推论综合选线原理”方面属于国内领先技术,高精度零序电流互感器也为实现更好的选线效果提供了硬件基础,经用户使用表明选线准确率达到98%以上。
3、公司生产和检测设备齐全,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4、产品经湖北襄阳供电公司、重庆三峡水利供电有限公司等用户使用一年以上,反映良好。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产品鉴定。
作为湖北省内唯一一家小电流接地选线研制厂家,自公司成立之初,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电力系统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如今成功通过中电联的新产品鉴定,则是对该公司在目前这一阶段取得成绩的充分认可。也标志着科能公司分布式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在同行业类似产品中占据了遥遥领先的地位,为进一步的推广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自公司成立之初,研发进展并不容易。因为自国内80年代以来,全国各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和大型电力自动化企业投入许多去进行研发与推广,如许继、南瑞、山东大学等。至90年代以后,陆续有基于各种原理的选线设备推广应用,但由于故障特征不明显,使得迅速准确指示接地线路有一定的难度。加之选线准确率一直不高,一般维持在20%-40%左右,如此低的选线准确率在某种程度上反而给各变电用户带去了困扰,根本不敢以此选线结果作为判断及维护线路的依据,各变电站依然回到手动拉闸的选择上,因而小电流选线设备沦为亟需解决但又不得信任的尴尬境地。
同样对于各生产研发企业而言,因为暂时没有更好的选线理论作为支撑,小电流选线技术一直突破不了准确率不高的瓶颈。况且就经济效益而言,小电流接地选线设备作为一种电力保护设备,在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模块中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个四面楚歌的小电流领域,介于此前绝大多数小电流产品选线不准这一不良口碑,更加不被广大变电用户认可。因而导致了小电流设备技术的停滞,一些企业也为了生存去追求研发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产品。而科能公司最主打的产品便是分布式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公司全体研发人员一心扑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研发工作上,20年如一日,终于在2008年,突破重重困难,第三代DJDX-08型分布式小电流接地系统成功投运,产品一经推广,便在襄阳供电公司的大力推动下大规模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至今产品已遍布四川、山西、湖南、河南、山东、湖北、广东、江西等省市,由此,科能公司分布式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成功跻身为国内小电流接地选线领域的中坚力量。他同样也是我科能公司生存的基石,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它。
那么科能为何能在众多的小电流研究厂家中异军突起呢?传统的选线方法原理单一,结构单一,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智能化电网,显得力不从心。科能公司在研发之初也经历了这一过程,但是我们采用了基于模糊理论为基础的多重判据模糊推论综合选线方法。采用“基波比幅比相算法”,“五次谐波算法”,“首半波算法”,“功率方向算法”等多种运算法,结合很多变电站,开关站大量的运行数据,采集接地状态时多种运算数据与运行经验相结合,做选线处理。
以上的各种算法及理论在小电流行业皆已得到充分的论证及仿真模拟,证明是有效的。但大多存于实验室。笔者作为一名实地安装调试的小电流从业人员,可以清楚的看到目前现场采用较多的,大多是来自以北京及河北保定地区为代表的小电流厂家生产的小电流设备。经过长期的调查总结,现场投入运行的且选线效果良好的并没有多少。甚至很多是弃之不用或束之高阁,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电力设备更新太快,现有的选线设备无法适应复杂的电力网,另一方面是小电流厂家自主的售后服务欠缺,放任自流,最终因老化淘汰而停止运行。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选线不准确。科能公司同样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选线运算方法作为选线判据,但更注重每个变电站的量身定制。每个电力系统通常有多条出线,每条出线由于负载不同或者距离远近,线路周边环境差异,造成各个线路的A,B,C三相的不平衡,有的很大,有的很小。在采用零序CT抓取接地信号之前,针对性的对对该套系统的内部参数做设定,使其报警门限值契合现场线路接地故障发生时的数值。然后做动模实验,模拟现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的零序电流。在数据采集分支器输入端加入1~10MA的微弱工频电流(这个“输入端”即各条出线上所装零序CT的S1,S2极),小电流系统界面需准确的显示所加信号端的线路编号。曾有多次,我科能产品在安装的当天夜晚,监测到该变电系统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经现场巡线人员复查,与报警装置显示的线路一致,充分证明了科能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选线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应客户要求,做真实的人为接地实验,用来检验我公司产品是否如宣传所言。
分布式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全套装置均由我公司自行组织施工及调试,现场施工经验丰富。在这近20年的研制过程中,公司在电力检修,继电保护领域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的专业人才,随着智能化电网的改进及推广,以及更多工业化进程,对供电时效性及电力的安全要求方面更加的突出,科能公司全体科研人员有责任为电力继电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希望更多的变电单位及用户感受到科能产品的给电力运行带来的便捷与好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副主任蒋德斌在2月26日播出的《新闻联播》中提到,今年我国还将开工陕西至河南、西藏至大湾区等4条特高压工程,总投资将首次超过8000亿元。这些电力“高速路”,将把西北地区的风、光能源,源源不断地送往东部。陕西~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
“延安变电站10千伏Ⅱ段母线B相接地选线结果:延罗线涉及绍兴第二医院。”2月17日,浙江绍兴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配网抢修预警应用监测到延安变电站一条线路出现故障,经过研判后自动发送“频繁停电和敏感客户预警”信息给设备主人,提醒设备主人到现场处理。配网抢修预警应用于近期在“调控云”平台上线
12月17日,智芯公司创新研发的行波测距型中压配电物联网化馈线终端(以下简称“新型FTU”),在四川成都、资阳落地应用。参与试点建设的资阳回澜镇供电所运维人员表示:“产品很贴合现场实际应用,为一线运维工人提供了先进的故障研判技术手段,预计可减少约70%的巡线工作量,大幅缩短故障排查时间,提
10月9日9时47分,唐山110千伏苑南变电站5号母线发生接地故障,冀北唐山供电公司调控系统立刻发出接地告警并精确排序显示521线路发生接地故障。这是该公司调控中心首次在D5000系统中应用“小电流接地辅助决策”模块实现电网接地故障快速研判。小电流接地选线通过对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
8月19日,四川攀枝花供电公司运检人员向川和同事根据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生成的设备健康状态评价得分,对供区内的10千伏线路开展差异化巡检。该公司在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中优化作业管理模式,指导配电网规划改造、主动运维和主动检修,实现配电网“靠前管理”。监控手段全面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疆南疆电网转型升级,并推进川渝地区电源结构优化、保障能源安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拟建设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近日,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
在接地故障发生时,馈线终端(FTU)启动故障录波并上送是接地故障综合研判的基础。但因录波文件较大,致使上传不及时、不完整等情况频繁发生,直接影响到接地故障综合研判工作开展。对故障录波进行压缩处理势在必行。经过解压缩器解码/重建后,解压数据和原始数据始终完全相同,那么这个压缩方案被称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现将河西-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接入750千伏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如下: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一)建设项目名称河西-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接入750千伏线路工程(二)选址选线河西-浙江±
12月18日,建设分公司取得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建设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函》,预示着该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启动。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电网建设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三交九直”特高压输电通道之一,也是沙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18日,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发布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项目详情如下: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一)建设项目名称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二)选址选线(1)新建±800kV送端换流站(含接地极
国家电网公司2023年四季度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建成35个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电网头条推出“现代智慧配电网·一线实践”系列主题报道,深入报道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相关实践成果成效,展示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的积极作为。在尖山新区的
记者17日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宁供电公司获悉,中国首台搭载全自动失电自启动系统的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近日投入使用。在青海省西宁市10千伏山五路变电站更换电流互感器现场,中国首台搭载全自动失电自启动系统的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于16日成功启动并平稳交接负荷,实现城市配电网与发电车电源无缝切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核准批复了内蒙古华电阿拉善盟高新区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80万千瓦光伏项目配套220千伏接网工程建设申请。据了解,该接网工程建设地点位于阿拉善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海市乌达区,项目动态投资13330万元,其中资本金2666万元,占动态
4月15日,内蒙古华电阿拉善盟高新区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80万千瓦光伏项目配套220千伏接网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内蒙古华电阿拉善盟高新区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80万千瓦光伏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内蒙古华电阿拉善盟高新区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80万千瓦光伏项目配套220千
日前,基于高效能油气分离膜的油溶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在上海±800千伏奉贤特高压换流站挂网试运行。该装置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可监测变压器等充油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捕获、分析绝缘油中的气体信息,及时发现设备潜在故障,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特高压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高压并联
4月5日14时42分,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内,在±800千伏电压环境下,量子电流传感器与传统纯光互感器的红色波形一致。“接线顺利,波形一致,运行正常!”振奋的声音在现场的上空飘荡着,宣告着量子电流传感器的调试成功。时间倒回20小时以前。广西柳州郊外,高大的铁塔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南方电
近日,优利德测试仪表团队携UTi384G红外热成像仪走进南方电网广东佛山周转仓,为其配电日常维护检修工作带来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在10kV高压电压互感器温度筛查环节,UTi384G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和现场演示效果,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精准对接需求,技术优势凸显互感器作为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运行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畅通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渠道,推动科技创新
使命开篇: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使命2025年初春,华北平原的风依旧凛冽。在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500千伏霸州变电站内,一场关乎电力系统安全与效率的技术攻坚战正悄然展开。由长园深瑞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高灵敏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保护装置”即将在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霸州变电站迎来国网首
3月2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十二批采购(特高压项目第一次设备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招标共有13项物资55个标包,包括二次设备、1000kV组合电器、避雷器、互感器、电抗器、组合电器、交流变压器等。除压型钢板、钢结构及构支架外,招标物资情况如下:本次投标,38家企业产生投标
3月18日,福建邵武市供电公司110千伏水北变电站运维班员工陈静怡登录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变电红外智能检测软件,上传多张变电站红外测温图像。10秒钟后,该软件自动生成了这些图谱的分析结果。在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数字化工作部的指导下,福建电科院依托该院电力智能识别与图
近日,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800千伏雁门关换流站完成零磁通电流互感器航插式电子测量单元带电更换工作,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内属首次,为直流运检技术创新提供了实践经验。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是换流站直流系统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网稳定性。以往,更换零磁通电流互感器航插式电子单
2018年12月15日,襄阳科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研发”项目研讨会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的组织下在北京顺利召开。受邀参加此次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有(排名不分先后):山东省电力科学院研究员孙树敏、中国电力科学院研究员赵红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邢玉久
科能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从事小电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工作。科能公司研发的《一种用于小电流接地选线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经国家知识产权局严格的初审、复审等环节,终于在2018年3月13日授予《发明专利证书》,这意味着公司的研发工作又上一层楼。科能公司在ldquo;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月28日,国网公司科技领军人才、国网标准委员会委员、陕西电科院总工刘健教授一行亲临襄阳科能机电公司检查指导工作。刘总一行首先到了国网老河口供电公司李楼变电站、榆树沟变电站,听取了老河口供电公司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科能分布式小电流选线系统使用情况的汇报,并调取了选线主机上的接地记录
为加快推进电网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开展2015年第二批新技术评估,这个评估包含了新材料与新技术。这次中电联推荐的名单中,襄阳科能公司是唯一一家被中电联推荐的小电流企业。对于科能公司来说新技术的评估是新的开始,它体现的是科能产品技术在小电流行业中的专业性与唯一性!我们相
国内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研发呈迅猛发展之势,各单位采用的选线原理和方法不尽相同,经过笔者的细心研究归纳,现将国内绝大部分选线方法汇总如下。需要说明的是,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规范及行业标准中,并未对装置采用何种选线方法及原理有统一的定义,因而使得各地对同一方法或原理的称谓不
襄阳科能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厂家,在小电流领域辛苦耕耘20余载,研发了以DJDX-08型接地选线装置为代表的分布式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经专家认证和现场运行检验,在以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中,选线准确率达到98%以上。即使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选线准确率达到90%左右。对常
分布式结构是指将主机、数据采集分支器、高精度零序电流互感器这三部分组成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分别安装在主控室高压配电柜,开关柜,电缆线上的构成方式。当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互感器采集的信号经二次线路传输到分支器,分支器对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处理完的信息再送选线主机,从
摘要:针对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都很难完全适应各种电网结构与复杂的故障状况。一种可行的办法是使用多重选线判据来构成综合判据,利用各种判据选线性能上的互补性扩大正确选线的故障范围,提高选线结果的可靠性。而利用模糊理论实现多判据选线信息融合开发的分布式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通过在湖北电网应用实践证明,可明显提高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正确性。作者简介:张浩(1964-),男,湖北襄阳人,襄阳科能机电公司,高级工程师。(湖北襄阳441001)胡东波(1975-),男,湖北咸宁人,咸宁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
近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DJDX系列分布式小接地电流单相接地选线系统”新产品鉴定会在武汉如期召开,泽东集团副董事长陈华、副总经理张建勇、科能公司总经理张浩等出席会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洪主任主持本次会议,她首先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强调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于产品成果的关注与重视。泽东集团副董事长陈华在会议上致辞,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也希望专家多给予宝贵意见及建议,为以后产品的研发打下基础。本次鉴定委员会共由13位专家组成,华中科技大学苗世洪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何湘吉教授担任副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