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世界核电已经走过了三代,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一部一带”战略的实施,国家核电项目发展迅速,核电站带来的污染不容忽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我国《核安全规划》明确指出,力争“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
放射性污染不容忽视 内陆核电能否做到近零排放?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一部一带”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内陆地区能源紧缺形势日益严峻,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核电比重无疑是当前解决能源问题较为妥善的措施。
我国前期开发的核电项目均为滨海核电站,沿海各省份大都开发了核电项目,建设内陆核电站成为我国核电发展的趋势。
在对建设内陆核电厂的质疑声中,较多的关注点集中在内陆核电厂建设和运行是否能确保水资源安全的问题上。有业内人士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非能动理念护航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世界核电已经走过了三代,第一代指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世界上建造的第一批原型堆;第二代指60年代至70年代世界上大批建造的核电站;第三代指80年代开始发展,90年代投入市场的先进轻水堆核电站,如美国的先进压水堆(AP1000)和欧洲压水堆(EPR),核电经历了60、7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
截至2015年8月12日,全世界共有438台核电机组在运行,装机容量379055MW,在建67台核电机组,可以看出,核能发电技术是成熟的,已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的核电起步较晚,核电项目正式启动时,核电界已经历了两次重大的事故,为满足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在原有的堆型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和附加安全投入,所以,我国一开始采用的技术就达到了“二代加”的水平。福岛事故以后,全球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和分析,提出了福岛后改进行动。
我国能源“十二五”规划要求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我国《核安全规划》明确指出,力争“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
我国内陆核电现采用的是三代先进非能动压水堆AP1000核电技术,AP1000核电技术在成熟的传统压水堆核电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非能动理念的引入使核电厂安全系统的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设计中采用非能动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简化安全系统配置,减少安全支持系统,可实现事故后72小时操作员不干预,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显著提高核电厂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安全性能。
内陆核电取水安全可控
与滨海核电厂采用海水直流冷却方式不同,我国拟建内陆核电均考虑采用二次循环冷却方式(闭式冷却塔)。内陆核电厂取水主要用于补充冷却塔蒸发和排污所消耗的水。内陆核电厂的取水量通常在1~1.5m3/s,远小于滨海核电厂的取水量50~60m3/s
根据国外经验,保持核电厂取水量低于河流径流量的10%是可以接受的。当前,我国内陆核电厂均能满足此项要求。例如桃花江核电取水水源资江的年平均水流量为792m3/s,4台核电机组的取水流量约为资江年平均流量的0.8%。资江30年一遇日枯水流量为131m3/s,核电厂的取水流量远小于枯水期流量。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旱灾有逐渐严重的趋势,但从本质上看,“干旱”或“热浪”均属于渐进的过程,并非突发事件,核电厂有足够的决策和应对时间,采取停堆、降功率等方法进行应对,将用水量降到最低(仅利用核电站存储的水就足够保证导出堆芯余热),以确保核电厂的安全。
废液处理系统要求更高
核电站在正常运行和维修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液。不同于滨海核电站的受纳水体及环境容量,相比滨海核电厂,内陆核电厂的流出物排放标准更为严格。
我国内陆核电企业和相关研究单位纷纷开展了内陆核电厂废液处理系统改进工作,以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为例,其根据工程需要,引进了国外废液处理技术,摒弃传统的过滤、离子交换、蒸发工艺,采用化学絮凝、沸石/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工艺,这一工艺大大降低二次废物的产生,并使得废液处理达到100Bq/L以下的水平。
为实现废液处理技术的自主化,同时进一步降低废液处理后放射性水平和硼浓度,达到近“零”排放,通过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结合我国科研院校已有的技术,开发新型的AP1000核电厂废液处理技术,采用“化学絮凝 离子交换 反渗透”工艺技术,废液经处理后,在处理系统出口的放射性水平可达到10Bq/L以下,相比国家标准要低一个数量级。
工程措施确保水资源安全
为了切实保障在极端事故工况下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污染是能防止的、事故后果是可控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了内陆核电厂严重事故工况下确保水资源安全的应急预案,预案体现了预防和缓解并重的安全理念,并充分考虑了事故发生后可能的场景,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处理手段。
研究成果表明,内陆核电厂在严重事故工况下产生的放射性污水,可以按照“存贮”、“封堵”、“处理”和“隔离”的4项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工程措施方案,确保严重事故下核电厂周边水资源的安全。(作者 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 王松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7日,中国核电发布2024年四季度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内陆核电目前尚无明确时间表。预计“十四五”不会放开审批,对内陆核电还是以保护厂址、继续研究为主。
我国各地区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差别极大,电力作为碳减排的主战场,电力碳排放如何在各地区进行分解将对利益格局调整产生重大影响。(来源:中国电力作者:冯君淑伍声宇吕梦璇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锚定在发展中促进区域相对平衡,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电力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行导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5日,湖北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咸宁市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风电光伏本地消纳制氢,提前布局新型储能设备。加快通山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3000兆瓦以上。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壮
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11月15日发布《咸宁市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用地等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不少于30家,省级不少于50家,绿色产品5个,绿色园区3个。咸
核电特点鲜明,是重点地区电网的坚强韧性低碳电源支撑,发展核电对优化能源整体布局、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下核电将发挥其独特的保障作用。核电既是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内低碳转型的主要本地电源,可有效助力煤电减量化发展,也是满足占比约40%~60%的基础电力负荷需求
我国核能工业水平目前在全球处于总体领先地位,工程建设经验和人才资源丰富。现有的压水堆核电站运营安全纪录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岁末年初,国内外核能领域的消息不断。2023年12月1日,在阿联酋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40余个成员国共同发表《净零需要核能》声
12月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中国电力工业史—核能发电卷》(以下简称《核电史》)。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出席并作讲座。国家电投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申彦红,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中国核能行
1公斤铀235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1700吨原油。一座百万千瓦的核电厂每年需要补充核燃料仅30吨,而同样容量规模的燃煤机组年耗煤量约300万吨。“双碳”目标下,作为安全、高效、稳定、可大规模应用的清洁能源,核能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中,核能将扮演怎样
党的二十大将能源资源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点领域,作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要求。“能源高质量发展既要保障安全,也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作为能源央企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温枢刚
政策国家发改委:持续深化电力等行业体制改革国家发改委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明确了2023年主要任务,深化财税、金融、资本市场等领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油气、电力、铁路等行业体制改
党的二十大将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工作,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全国政协十四届
近日,中国电力中电华元核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改进型核岛设备闸门铰链螺母紧固用套筒组件,正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在核电站的日常运营中,设备闸门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核辐射安全控制的有效性,任何细微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套筒紧固方式在操作
2023年以来,我国核电行业成绩斐然,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等获国家核准,安全运行纪录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当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新质生产力在核电领域如何落地?全国两会期间,中能传媒记者专访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5日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4日召开。来自中核集团的3名全国人大代表和5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参加此次全国两会。中核集团8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结合碳达峰碳中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走出去”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月31日,GE宣布,它已被AbukumaSouthWindPowerLLC选为日本福岛县磐城市和广野镇地区AbukumaSouth风电场的供应商,将为该风电场提供28台3.2-103风电机组。据悉,该风电场将建设在2011年福岛灾难影响地区。项目总装机容量约为90MW,将为AbukumasouthwindPowerLLC供电,以增加其可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13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征集2023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申报重点方向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其中工业方向包括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监测、评估与核算,碳足迹、碳标签评价,碳排放交易与管理,碳中和实施与评估等。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0月13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征集2023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申报重点方向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其中工业方向包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核辐射安全防护、污染物防控与治理、环
核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项——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柴之芳(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闻”作者:白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是当前国家明确的核电发展方针,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核能对促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怎样的作用?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4日表示,为确保今后电力稳定供应,政府考虑新建并重新启动更多核电机组。岸田当天在首相官邸以线上方式出席一场能源政策会议时说:“为了重新启动核电机组,中央政府应带头采取一切可能的对策”。他呼吁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专家考虑“建设具备新安全机制的新一代核反应堆”,同时“最大
伴随着春日暖阳,2021至2022年采暖季正式结束。燃煤取暖是我国北方城市最主要的取暖方式之一,大量煤炭燃烧带来温暖的同时,也产生了大气污染。就在刚刚结束的这个供暖季,山东海阳市,出现了一种新办法——核能供暖,这使得海阳成为了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核能供暖也随之进入大家的视野,并以“
摘要: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重大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包括制度建设、工程标准体系建设、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等,结合“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要求,分析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我国重大生态环境项目组织管理的框架和路线图,提出“十四五”加强和提升我国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日前,上海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关于增补和更新上海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专家的公告。全文如下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京召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暨核安全与核事故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安全环保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部委近期有关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总结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
近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更新显示,张玉梅已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公开简历显示,张玉梅,女,汉族,1970年9月生,浙江龙泉人(在福建建瓯出生),研究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张玉梅曾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等职,2020年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核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其中包括:国家标准验证点(石油管及装备新材料)——承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承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水利)—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赴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开展聚变工作交流。国家能源局核电司、核电发展中心相关人员参加活动。核安全中心系统汇报了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监管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聚变产业发展现状、国际聚变监管动态、我国聚变辐射安全监管政策以及核安全中心聚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上半年,各大电力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整合资源,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实力。六大电力上市公司重组预案及最新进展整理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站已持续对港供电31年,截至2025年4月29日,累计供电超3200亿度,31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满足香港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肩负我国“核电起步”的历史
2025年6月25日,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外层安全壳穹顶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外层安全壳混凝土结构成功封顶。此次封顶为后续热态功能试验与安全壳密封性试验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项目推进按下“加速键”,助力工程建设迈向新台阶。作为“华龙一号”重要安全屏障,外层安全壳肩负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北京组织开展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3号机组建造许可证审评启动活动。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以下简称核二司)、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近日,核电运行研究院联合三门核电申报的“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在核电数智值长智能监盘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入选集团公司人工智能应用高价值场景。该项目深度融合热工机理模型与深度学习、时序预测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多系统耦合分析模型,实现机组状态自预警、自诊断和自优化,同时运用大语言模型实现结构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现场一、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部门近日联合启动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