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配电系统】主动配电网建设条件及运行关键技术分析

2015-09-12 06:44来源:供用电杂志作者:陈飞等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1.1 主动配电网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主动配电网的多目标优化需要考虑主动配电网不同类型网架结构及其性能评估,在此基础上研究冷热电联供单元、分布式发电、新型负荷等新要素接入主动配电网多目标规划优化方法。同时兼顾不同运行环境下的不同最优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不同优化算法的特点,提出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特点的优化算法。

2.1.2 电源—用户互动模式下的主动配电网规划

由于示范现场具有可控负荷这一元素,从需求侧角度来看,主动配电网由于其本身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更需要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充分发挥需求侧管理的作用。所以在主动配电网的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上述特点,研究多源协同与终端用户之间的互动关联模型,建立计及多源协同与终端用户互动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案评估,与仿真分析环境提供互动决策支撑。

2.1.3 主动配电网的一、二次统筹规划

为了实现主动配电网的主动、灵活控制以及快速合理的需求侧响应,除了需要一次设备的合理配置以及安装之外,还需要完备的配电自动化二次系统支撑,尤其是与配电终端、协调控制器以及通信网络相协调。因此主动配电网的一次规划要与自动化以及通信等二次规划统筹考虑,探讨计及一次设备的配置,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的协调关系,配电终端、协调控制器以及通信网络对规划的影响等主动配电网的一、二次统筹规划,考虑规划与实际运行相结合 。

2.2主动配电网多能源协同交互控制技术

考虑到清镇地区能源种类多样,具有分布式能源建设条件和负荷可控性较好的特点,该地区主动配电网控制需要对多种类型能源及柔性负荷进行优化控制,研究主动配电网为中心的多能源协同交互控制技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高度兼容与资产的高效利用。以主动配电网为中心的多能源协同交互控制技术具体研究问题可以分为以下4个方面。

2.2.1 主动配电网的全局运行决策优化管理技术

主动配电网运行决策优化管理技术是整个主动配电网的核心,也是实施配电网主动管理的关键技术手段。结合清镇地区示范条件来讲,其分布式能源种类可能涉及水、风、光、储、冷热电三联供等多种类型。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出力会受到当前天气和周围环境的限制,同时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放电也会受到储能系统与当前电网运行状态的限制,主动配电网运行决策系统的运行优化管理是一种变约束的优化问题。主动配电网运行决策系统为了获得最佳的用户经济效益,需要对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进行综合调度,考虑其接入后产生的峰谷电价差与降低线路损耗两方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兼顾多分布式能源接入环境下的配电网网络重构,通过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需求侧响应三者综合协同,安排合理的配电网运行方案,获得最佳经济收益,保证配电网长期稳定、可靠运行。

2.2.2 主动配电网的协同交互控制技术

清镇地区由于含有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同时需要将电源和用户需求有效连接起来,允许双方共同决定如何最好地实时运行,所以主动配电网的控制元素相较于传统配电网会有大幅度增加。考虑到间歇性能源出力波动大的特点,主动配电网运行决策系统很难针对每个时刻实时进行优化计算,区域内自治—区域间交互—全局协调的协同交互控制技术是解决主动配电网多分布式电源、多储能、多控制设备协调运行的有效手段。主动配电网协同交互控制示意图见图2。

原标题:【特别策划】主动配电网建设条件及运行关键技术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主动配电网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储能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