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智能家居混战中谁主沉浮?

2015-09-16 15:21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智能家居物联网智慧生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传统销售模式是楼盘在卖出去之前,系统方案就已经安装进去,而互联网智能家居单品更多的是针对终端消费者。我们现在一方面会在单品上做一个模式的兼容,另一方面会在技术上做一个开放的接口,让消费者用智能终端去控制。”王凤说。

但是,如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360、小米等都在涉足智能硬件,在智能家居领域大力扩张时,传统制造企业真的不担心吗?

王凤坦言,相对于互联网公司,传统制造商在软件的开发能力上可能要弱一些。但反过来看,互联网巨头更多将注意力放在开放性上,对产品的关注度会比较小。而且这种开放的心态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我们和互联网企业可以有一些合作的机会,但这个过程会比较长”。

龚仕伟则更倾向于未来互联网企业会占据主导权。他建议,家电企业具有硬件优势,应专注于电器本身的核心功能,从硬件品质和人机工程学两方面提高用户体验;互联网企业具有软件优势,应专注于云服务平台的开发及通信协议标准化,从实现家电互联互通方面增强用户与家电的互动体验。

相比传统厂商与互联网企业全面竞争来争夺主导权,吴飞则更赞成“做好本企业特长的部分,真正做到强强联合,而不是让合作难以展开。关于主导权的竞争,将会由消费者决定”。

而跨界进入智能家居的乐视则非常乐观,乐视网解决方案部总监刘彩俊对记者表示,家电企业的优势是供应链、产品、品牌以及积累的用户,互联网带来的是创新的技术架构与运营思路。“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未来肯定是互相融合的过程,谁走得快、走得稳,谁就会占主导权。”

开放还是封闭?

虽然许多人都承认,智能家居“合”应该大于“竞”,但当前的事实是,太多的公司和团队都在进军智能家居领域,虽然智能家居的供应链很长,每个企业的定位和角色都不一样,但目前仍处于“混战”状态。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家电企业的缺点在于缺少软件开发和提供云服务的能力,几乎所有家电巨头都想要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

龚仕伟分析了开放化和封闭化平台的利弊。开放化的平台有利于迅速推广用户群,但只对拥有平台核心技术的企业最有利,周边企业围绕平台做二次应用开发,容易陷入低层次竞争,典型的案例是安卓手机及众多的硬件厂商;封闭化的平台有利于企业技术保护、产品做精做专及为用户提供一致的体验,且一旦受到广泛应用将带来长久持续的效益,典型的例子是苹果手机及其应用商店。

“家电企业侧重于产品制造及技术应用,在软件平台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缺乏沉淀,做开放化的平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长远来看,做自己的封闭平台是较好的选择。”龚仕伟指出,“既然做自己的平台是较好的选择,家电巨头之间不太可能合作,最终看谁家的平台做得最大。如果有合作,可能也是两个平台互补性的合作模式,企业之间产品类型不会有太多重叠,做到此强+彼强的联合。”

但是,争议依然存在。例如,海尔u+的野心不止于此,吴飞表示,智能家居应构建一个各方都能够广泛参与的生态圈,使得各个软件商、硬件商、服务商和内容商及开发者都能够参与,进行交互和交易,最终通过一个开放的平台,利用开放的物联网协议,接入各种设备,服务及内容,做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服务互动,最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的平台是做好个性化客户服务的重要支撑,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合作,平台之间能够开放协议,做到互联互通,是一个比较容易落地的方式。”吴飞说。

原标题:智能家居混战中谁主沉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家居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智慧生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