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过载的智能家居需要做减法

2015-09-24 15:50来源:砍柴网关键词:智能家居互联网互联网思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民创业大潮下,新的明星创业项目不断涌现,再加上明星人物的加持,很多行业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以9月16日为例,优酷和爱奇艺的两位VP先后宣布离职,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奇葩说》出品人马东自立门户的传闻坐实。

智能家居作为创业大潮中地位略显尴尬的一个分支,经历过最好的时代,也遭遇过暴露在聚光灯下的尴尬。

“过载”的智能家居

如今,智能家居的概念尽人皆知,各项数据都指向智能家居的市场空间巨大。去年以来,互联网大咖和传统家电巨头密集进入。去年1月份,谷歌以32亿美元天价收购Nest;12月,小米战略投资美的12.66亿元,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深度合作。今年1月,海尔、魅族和阿里宣布合作,三方共同开发互联协议;4月,TCL与腾讯、未来电视达成资源整合协议。

但广阔的市场前景,掩盖不了国内智能家居的“过载”问题。

国内的智能家居,因为有相对成熟的市场作为参照,最初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时候,就几乎是全面开花的局面,短时间内各品牌的智能路由器、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但直到2014年,智能家居的概念才逐渐从圈内专业人士向大众普及,开发者和用户市场教育间的断层过大,使得尚处在初始阶段的智能家居便遇到发展红海。作为这些参与企业的参照体系,美国有28%的人已经拥有某种智能家居产品,而中国这一数据还不到5%。所以,开发者抱着市场占有率超过1/4的标准,去开拓拥有率不到1/20的市场,目标和方法自然就会脱节。

关于万亿级市场的说法,从智能家居走入大众视野的第一天就冒了出来,作为重要参与方的互联网公司,把互联网思维和第一生存信条“马太效应”也带进了智能家居,精力大多集中于市场地位的争夺,几乎没办法进行用户教育,过早地将智能家居市场带入平台之争。谈必言生态之战,BAT、京东和以硬件品牌商为代表的联想、海尔、小米、三星等都开始打造自身的生态系统。

然而,浅层的用户教育,加上市场缺乏本应有的引导和培育,目前的智能家居发展,显然承载了过多的平台野望。以智能家居运转的基础——信息共通为例,不同品牌之间,系统难以兼容,数据更是没有打通,产品很难做到真正的智能,更别说围绕产品体验问题来满足用户需求。

空中楼阁的起舞

智能家居的外延十分宽泛,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很多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公司在做硬件时,过于强调互联网思维,甚至是摒弃产品的本身属性,只是在产品之上加了虚假的智能外衣,产品属性的改善过度依赖操作的实现,也就是所谓的为了智能而智能。而强调平台的互联网巨头,则陷入动辄几十家、上百家产业链上的企业被动整合之中,加上都有各自的想法,协议接口并不统一,并不开放,智能家居的碎片化非常严重。

对用户而言,想要使用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就必须要安装多个APP,分别进行控制和管理,非但不便于实际操作,反而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另外,不少智能家居设备刻意强调智能属性,造成使用操作比较复杂,功能不切合需求、交互设计缺乏人性化的、没有击中用户痛点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学习成本。

原标题:过载的智能家居需要做减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家居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互联网思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