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曾嵘:能源互联网体系与初步实践

2015-09-29 12:07来源:CCTIME飞象网关键词:能源互联网风电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29日消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15中国“互联网+”峰会今天在万寿宾馆举行,飞象网为您作全程直播:

以下为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曾嵘院长演讲全文:

我从90年到清华到现在一直搞能量的,所幸我在教的两门课一门是输配电网,一门是电机系。上周接待美国能源部部长,我问他做什么的,他是做(英文),我想能量和信息的融合肯定是必然的过程,所以在去年7月份当时我们校长我去跟他汇报,我电机系做能源互联网这件事情,第一次汇报他正面支持我们做,今天我想从搞能源角度看看互联网可以在里边发挥什么作用。

我主要讲三个部分,第一个能源系统中国的背景,这是前一段时间给局长汇报时候一个背景。首先看简单几个数据,一个7月份在美国他们告诉我,美国长期实施火电机组的许可到期取缔政策。美国2025年核电占比从75%缩减到50%。中国压力更迫切,大家知道北京这个空气,这两天下雨了比较好一些。不管是国家能源局还是发改委到能源所他们做报告,2020年,风电450GW,风电250GW,光伏150GW,2030年水电550GW,风电500GW,光伏PV600GW,发改委计划光伏装机2000万千瓦,今年上调了大概到2100万千瓦。先看风电,风电大家可以看最近几年在加速发展,中国在里面什么地位呢?我在网站拿到数据,中国在2013年底风电装机9000多万,去年已经超过一个亿了,2014年新增是中国的,今年年底之前光伏装机中国也是全球第一会超过德国。

第二个背景简单看一下,刚才几位领导讲到当一个拐点的话要么政策要么技术,新能源发展确实需要一个拐点。这是过去十几年光伏的成本,当然从2009到2012年是特例,这是我做的近几年从2012、2013、2014年的,现在也是每年光伏成本下降大概10%左右。所以现在大多数人相信,到2020年风电的成本一定会和现在我们煤电评价的,到2020、2025年光伏会和现在传统能源平价。为什么这样,从1976年到现在整个光伏下降曲线,最近十年新能源突破进展远远超过,所以这个曲线偏保守。这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区域拐点。现在大概是褐煤的一倍,如果五年下降一半大家可以想象这是什么状态。

第三个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可能会面临重大变革。看变量不一定看现在存量,关键看它的增量对不对。2013年们电动汽车不到两万辆,2014年到7.5万辆,2015年前半年已经超过7.5万辆,预计今年的电动车到15到20万辆,2020年到200万辆,一辆车35到70千瓦时,一辆电动车相当于十到二十个家庭用电,50万辆车北京整个家庭用户五六百万,想重新构建电网是不可能的,都是问题。还有数据中心,大家知道今年整个用电量,今年前半年用电量增长极慢,但是数据中心的负荷增长,年均增长过去几年16到18%。这是美国将来用电侧消费侧变化情况大家可以看一下,大概80%来自于电,一个新能源替代一个电动替代,其中40%是居民用户商业,30%是工业,还有30%是交通,可能是将来二三十年能源系统的消费结构。

第四个背景大家不用我多说,互联网正在颠覆人类的生存模式。这是别人报告里的,刚才周主任讲了主要制造这块,能源系统是互联网化成熟度非常非常低的,有很多原因,有技术原因有体制原因。所幸的是前面讲技术有很多突破,而能源突破新一轮能源改革,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这样,今年6月份李总理批复“互联网+”行动计划,今天上午能源局正在开会讨论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家知道今年电力改革正式启动。无论从家重大需求,还是从现有技术储备,一套新的能源系统呼之欲出。我们不知道有多快,但是这个方向一定往上走,这是不可能的过程。

第二个基于这个背景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能源互联网的认识,大家在网上看到能源互联网各种各样解读。用三个层级认识能源互联网。第三层是物理基础,多能互补能源网络,你传统工业自己的基本硬件条件不具备,讲互联网不可能。第二个它是实现手段,信息物理能源系统。刚才我也说到是智能的。第三个它的价值实现,可能大部分在网上炒的人是创新模式能源运行。如果这三个层面来看,不同人看这事不一样,第一个层面我们搞能源人首先从这儿开始看,我什么样结构,不能光信息化,能量大家知道是要大的管道运,系统要稳定的,刚才说我教了数配电网,互联网在比,信息系统里面大量做缓存,能量没法缓存的,为什么弃光、弃水那么大,因为储不起来我说以前。这是第一个物理基础是我们搞能源的人。第二个做的比较多的搞信息的人。第三块做金融炒股票的很多在网上炒的,更主要的商业模式,不管怎么样这个都是有机构成部分,这个我们在国家能源局做能源互联网战略报告,我们清华是其中主力也是这么提的。基本上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同。

那么第一个它的特征叫多能互补、高效转化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以电力网为核心实现不同承载方式高效转换,大幅提升能源转化效率,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具体的实例,把能源生产和消费侧直接打通。第三个把能源互联网加进去,第三个把热力等行业壁垒打通能够大幅提升能源效率。第二块高度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载体,我刚才说我们是做从能源生产,能源传输到能源消费这样一个能源网络。同时在上面我们过去三十年实际上在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够从能源生产侧、输配侧到用户侧,我不知道大家对电力系统了解多少,我可以比较自豪的说,就是这个设备的智能化这一块,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大概是90年代的初的时候,一个变电站控制系统170万进口的,现在一个变电站我们做到二三十万,从后台控制包括变电站控制几乎都是国产的,这套系统构建起来已经有了初步规模。除此之外我们在上面建立交易中心,计算中心,美国教授到我们这来看华北电网,他说中国在电力控制能量控制,他的观点说基本比它早十年,对于能量控制,中国电网不比国外电网更冗余,我们安全稳定过去二十年几乎没发生大的,这个信息能源系统还是在里边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从2008年开始大家知道智能电网,我们知道是智能电网是信息物理能源系统的基础,智能电网解决调度自发性。下一步只靠智能电网控制手段,想要实现刚才说十几亿波动负荷几乎没有可能性。那怎么办?以前我们的电网控制实际上要说简单也简单,我根据明天或者一个小时之后用户用多少电,我告诉发电侧各个发电厂要发多少,实时有小的调节。如果发电厂是核电、火电、水电可控,将来太阳能不可控怎么办,所以下边构建一套利用价格机制平衡来平衡,刚才的用户你的用电,你的电动汽车,包括你家里这种电池墙都会是我可调的一套系统,这个不是梦想,我们现在已经在做案例。

原标题: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曾嵘:能源互联网体系与初步实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